生化危机之终期中国人长久以来都认为,父母的财产都是默认给子女的。倘若只有一个子女,那就由那一人全部继承。在物欲膨胀的今天,房子无疑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财产;房子也是许多亲戚关系崩盘瓦解的源头。如果是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那父母过世后留下的房产,是由独生子女一人继承吗?答案确实不是一定的。
2021年新出台的《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需遵循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位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粗略来看,按照新的法规,独生子女可能只能继承父母的部分房产。
成家立业,有史以来便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成家的前提条件,是你首先得有套房。每个刚毕业的年轻人,都向往能在城市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的家,因为它是人们构建幸福蓝图的基础。但随着近几十年来房价的暴涨,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房的,父母帮着买房俨然成为当代家庭状况。更有些买不起城市的房子,也必须在农村老家购置一套房产。
同样在相亲市场,没有房子就意味着没有底气。且不说男人,大部分女人也梦寐以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产。有了房子,意味着不需要依附于他人,意味着无论再多失败都有个依靠。即使年轻时有多漂泊,待年迈之际,就只愿回到自己的房子,因为那里充满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因为房子具备长期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中国人对买房情有独钟。房子,作为拥有居住功能的理财产品,即使在多次国家管控和房价下跌后,都能迎来一波汹涌澎湃的大涨。很多人买房,就是瞄准了房子的“造富”功能。这还只是房产对外展现的价值,还有诸多的隐藏价值,比如学校、周边环境的增值等等。
据统计,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已高达97%,户均拥有住房1.5套,超过三成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房产。房产一直以来都是家庭矛盾的根源,无论是财产继承纠纷,还是离婚的财产分割,房产的所有权是必争之处。
尤其是继承纠纷,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未来会继承父母,甚至是祖父母辈的房产。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最少可以继承5套房产,我们已经可以预期到,未来要面临的房产继承问题会越来越多。
亲戚较多的家庭里,谈到继承,难免会有利益冲突,尤其在涉及到房子这一类“大件”家产上,往往最后会沦为仇人。很多老人在生前没有想到财产继承的问题,在死后,那些继承人纷纷因为房产而走上公堂,有的甚至打了十年官司。
因为多数人会认为,父母的房子死后都是留给自己的,为了避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能继承父母的房子,不如现在先解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免违背了父母的真实意愿,损害自己的利益。
那么,为何亲戚也可以一同继承父母的房产呢?新的继承法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比起以往的法规又作了哪些改变呢?让我们一起解读下新法规。
较以往的继承法,新法规作了以下变化:1、新增了录像和打印2种遗嘱方式。新增的两种方式更为灵活得解决了那些身体不便,或是言语有困难的老人订立遗嘱困难的问题。
2、新增了“见证人”的规定。很多继承人的家庭,为了霸占房子的所有权,往往会不尊重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逼迫被继承人订立偏向自己的遗嘱。更有甚者,甚至伪造遗嘱,谎称被继承人生前立过口头遗嘱,以达到独自霸占财产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得实现被继承人的意愿,新法规明确设定了遗嘱订立时,需有至少2名见证人的硬性条件。
3、新增了遗嘱的“宽恕”制度。主要是针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家不是法庭,是承载感情的地方。有些继承人曾经与家里闹得不愉快,甚至断绝往来,但只要得到被继承人的原谅,家庭关系得到修复,就有继承资格。
4、设定了“遗嘱最新第一”原则。很多老人的想法比较多,立过很多遗嘱,有公正遗嘱、纸质遗嘱、口头遗嘱,可能每个继承人手中都有一份遗嘱。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新规明确规定只要是合法有效的遗嘱,以订立日最新的那份为最终意愿。
5、增加了有效继承人的范围。如今很多年轻人选择做丁克,或是因为意外导致没有直系继承人,那老人一辈子辛勤耕耘的财产最后就会捐献给国家。对此,新规增加继承人范围,并扩增了第二顺位继承人。
过去之所以争夺房产、财产的纠纷不断,不仅增加了司法人员的工作量,还影响了一家人的感情。归根究底,还是规则制定的不严谨和缺失所造成的。新规定明确规定,所有继承人均等继承财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少家庭纠纷。
其实新规的执行,仅仅是针对没有遗嘱的情况作为最终分配准则对应的。只要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过遗嘱,即可按真实意愿执行。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订立遗嘱的意识,可能被继承人发生意外没来得及订立遗嘱。被继承人通过直接订立遗嘱,最终将所有财产指定继承人继承,从而保护了继承人将来的权益不受损害。
新规增加了遗嘱的订立方式,还增设了见证人的硬性条件,这些变化也是为了方便被继承人自行订立遗嘱,现如今订立遗嘱已经不需要特意去公证局那么麻烦。
房子,是一个家的根本和归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亲人因为房子,由亲人变成了仇人。新的继承法,在房产所有权上做了更周到的规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房产继承问题。作为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美德更是义务,我们需牢记,房子虽然值钱,但亲情更为宝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