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科技手机智能科学时尚教育亲子艺术房产
相关文章
 自然杂志十大人物
 《自然-天文》刊文介绍中国空…
 自然杂志
 重磅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
 《自然》杂志刊文推介纪录片…
 高清修复老照片维密超模系列…
 热点资讯 - 中国网•东…
 那个最爱我们的男人祝你节日…
 1879年5月17-23日美国前总统…
 上外人的追梦故事
 郾城区实验中学教师随笔:疫…
 【教育随笔】汪帮胜“养虎”…
 教育随笔·成长 新高考改革更…
 丹凤教师杨勇教学随笔集《让…
 教育随笔(一百三十五)
 baby现身机场挥手粉丝把小海…
 炫彩卡通动画简笔画
 暖心插画收藏用来陪伴孩子度…
 刷爆朋友圈的16组亲子漫画!…
 全家福手绘头像:陪伴家人温…
 微信头像别乱用有讲究!
 他背叛她后失踪了半年
 微信头像该换了!教你用自己…
 举行婚礼之前我眼睁睁看着妻…
 你用什么微信头像就是什么性…
 买房不过户有什么风险?
 深圳房产继承过户流程
 法院判决后的房产如何办理过…
 驻马店拟出台房地产新规推行…
 “转贷降息”、亲属间房产过…
 1月手机市场销量排行:苹果站…
 一加11卫冕旗舰机型榜首 绿厂…
 3000元手机性价比排行榜-300…
 2023年折叠屏手机性价比排行
 【榜单】最新手机性价比排行…
 栖霞市实施“电商矩阵赋能乡…
 媲美“双十一”的电商盛事Me…
 价格战20时代电商巨头抢夺产…
 温州9个跨境电商品牌“出圈出…
 红豆股份:低潮期捷足先登高…
 努比亚Z50 Ultra官宣系统不可…
 国林科技:公司新疆“年产25…
 将全部积蓄All in后他靠这款…
 水发集团打造全国冶金行业首…
 深度安达科技 830809:磷酸铁…
 三体粉的嘴脸毫无是非观念中…
 格雷格·伊根:怀疑的危险与…
 钱学森侄子获诺贝尔奖受访时…
 当咖啡遇上山茶花看OATLY如何…
 对话南科大校长薛其坤:满足…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tac新闻网 >> 科学 >> 正文
高级搜索
自然杂志十大人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9 0:52:27 | 【字体:

  台服补丁2020年,全球最关键的事件莫过于新冠病毒的暴发,而这一事件无人能预见。去年12月20日,《自然》杂志发布展望2020年重大科学事件,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火星探索计划、揭晓黑洞之谜、在动物身体上培育人体器官等等,新冠病毒并不在其列。

  到了今年年底,《自然》杂志评选的2020年度科学界十大人物名单,有七位与新冠病毒有关。

  一是“封城”倡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兰娟。

  这位流行病学专家建议对武汉实施封锁,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最初阶段采取控制措施。《自然》杂志说:“李兰娟留在武汉帮助新冠患者,成为危难之时尽职敬业的医生的国家象征。”

  今年73岁的李兰娟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在封城方面,李院士是很有经验的。

  17年前,在非典期间,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在浙江首次出现三例确诊病例时就顶着各方压力,下令封城,一夜时间里,所有接触者全部被找到,1000多人尽数隔离。浙江成功抗疫的经验成为传染病防控的经典案例。

  2003年4月19日,从外地乘飞机到达杭州的3名乘客被确诊为非典患者,浙江首次报告出现确诊病例。李兰娟火速赶到病房,和在场专家研判病情后,她果断下达3道指令:

  由于患者乘坐过出租车,接触环境复杂,李兰娟连夜给卫生部长、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打电话说明情况,争取支持。一夜时间里,所有接触者全部被找到,1000多人尽数隔离。其中一位患者居住的“在水一方”公寓,一幢楼76户共201人被整幢隔离,成为非典时杭州最大的隔离社区,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

  当时的中国,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疫意识远不及今天,这三道指令招致很多不解:是不是过度反应?会不会造成恐慌?如果有什么不良后果,谁来负责?

  李兰娟深知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不过她说:“我坚持这么做,因为根据传染病相关法律,感染SARS这样达到甲类传染病程度病种的人是可以隔离的。” 结果印证了她的判断,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很好的控制,浙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的病例,相关经验后来还被主流媒体专门报道。

  当然武汉的封锁没有杭州那么顺利、有效,因为彼时传染源已经扩散出去,又由于相关配套设施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医疗挤兑、交叉感染,武汉曾经一度情况十分危急,不过不久就得到了缓解。武汉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不愧为英雄城。

  另一位上榜的中国人是基因组分享者张永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这位科学家和他的团队最早发布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疫情暴发后,张永振及其同事从患者样本中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随后,研究团队在病毒学组织的网站布了所获得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系全球最早公布的新冠病毒序列。

  这对全世界研究、控制新冠病毒十分重要。在对抗传染病的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

  凯瑟琳·杨森(Kathrin Jansen),疫苗领袖,美国辉瑞公司(Pfizer)的疫苗研发部主任。她带领团队在破纪录的210天里推出了一支通过临床验证的疫苗,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风格

  凯瑟琳现年62岁,出生于前东德,是著名微生物学家,曾主导研发世界上最畅销的两款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当新冠病毒在2020年初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时,她就意识到只有疫苗才能阻止病毒的蔓延,于是搁置所有常规疫苗的研发活动,集中力量攻坚新冠疫苗。她促成了辉瑞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的合作,利用遗传物质而不是病毒的片段制造一种新型疫苗。

  这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以前从未得到批准广泛使用,该技术生产的疫苗也从未在人类身上注射过,这次使用可谓是非常时期紧急启用非常技术。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估计,到12月26日,美国恐将有32.9万人死于新冠病毒。目前美国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超过了1300万。

  辉瑞的疫苗12月8日首先在英国接种,12月14日开始在美国接种。英国出现两例过敏反应,美国出现六例过敏反应。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正在调查原因。

  医药界人士认为,27.2万人次接种发生六次过敏反应,这个比例不算高,考虑到过敏性疾病在美国的普遍性,这个比例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估计不会影响美国民众的接种意愿。

  美国有个段子说,新冠疫苗最大的副作用不是可能导致过敏,而是不停地向别人炫耀自己打了疫苗。

  凯瑟琳风格相当强硬,特别是面对政治势力时。12月初,她拒绝出席白宫“疫苗峰会”的邀请。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辉瑞和莫德纳公司(Moderna)把有关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推迟到11月3日大选之后宣布。凯瑟琳认为特朗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十分反感。

  此前11月9日,辉瑞发布消息,根据一项大型试验数据,公司研发的候选新冠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上的有效性超过90%。消息一出,美股三大股指站上历史高位。特朗普马上将疫苗的出现归功于他今年5月启动的疫苗“曲速行动” 计划(Operation Warp Speed)。

  凯瑟琳却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中称,公司疫苗在研发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美国政府的资助,甚至说:“我们从来就不是‘曲速行动计划’的一员!”事件发酵后,辉瑞方面澄清,公司的确是“曲速行动计划”的一员,但双方签署的只是一份供应协议,美国政府的资金并未用于研发。

  入选《自然》杂志十大科学人物榜单的另一位女性是杰欣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危机中的领袖。这位新西兰总理因在疫情期间采取快速、果断的行动,赢得了国际赞誉,不仅保障了她的国家的相对安全,还得到了民众的信任。

  新西兰人口约500万,是较早较严格采取全国“封城”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的国家之一。新西兰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西兰累计新冠确诊病例不到2000例。

  阿迪·尤塔莉尼(Adi Utarini),蚊子指挥官。这位印度尼西亚加查马达大学的女科学家通过培育能阻断登革热病毒传播的蚊子,协助领导了一项对抗登革热感染的开创性行动,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消除登革热病毒。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每年死于该病的人不计其数。

  还有一位是香达·维斯坦(Chanda Prescod-Weinstein),正义的力量。这位宇宙学家为抗议系统性种族主义参与领导了“暂停科学工作一天”的活动。

  还有一位是韦雷娜·莫豪普特(Verena Mohaupt),极地巡逻员。这位国际北极科考任务的德国后勤负责人,在一次史无前例的北极任务中,在科考船冻在海冰中的一年里,面对北极熊、极端寒冷等各种危险,努力保障约300名研究人员的人身安全。

  这六位杰出女性,五位是科学家,一位是政治家。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高了。以前的社会女科学家很少的原因是她们没有独立的生计,被束缚在家庭中,一辈子为生儿育女、家务杂事而忙碌。当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将她们解放出来后,她们的优势就“一发不可收”了。

  从大脑结构来讲,她们最大的优势是胼胝体。胼胝体是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束。每一个人的这束神经纤维的粗壮强健程度不一样,传输信息的性能也不一样。好比说有的人更接近2G,有的人更接近5G。总体来说,女人的胼胝体比男人粗厚,多30%的化合物。

  人的左脑主语言、数字、概念、分析、逻辑等功能,也称为理性脑;右脑主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也称为感性脑。女人的胼胝体发达,左右脑链接紧密,所以结合理性与感性快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就比较强。女性的直觉比男性也强不少,有时令男性闻风丧胆。

  左右脑更紧密、快速的链接,理论上也让女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相对于男性有着更大的优势。当更多的女性从家庭解放后,社会上女科学家的占比将不断提升,这是大势所趋。

  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里奇是欧洲第一个学习数学的女大学生,具有极高的数学天赋,甚至超过了爱因斯坦,可以说相对论是他们俩共同完成的。爱因斯坦说:“我爱我的妻子,她解决了很多数学难题。”

  女性相对于男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点是,女性更关心人,而不是权力。在自然界,女性负责孕育、哺育、养育新生命,所以天生更具人文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

  当一个女科学家、女政治家觉得一种措施可以限制、阻断病毒传染,拯救很多人的生命时,她们并不怎么考虑这样做会不会对自己有风险,会不会授人以柄、影响自己的权力,而是会坚持这样做。

  贡萨洛·莫拉托里奥(Gonzalo Moratorio),新冠病毒猎手。这位乌拉圭病毒学家与同事合作开发了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盒,协助乌拉圭成功应对新冠病毒,避免了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一个人救了一个国家,真正的国之重器。

  当然还有谭德塞,向世界发出警告。《自然》杂志是这么介绍他的入选理由的:“作为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面临来自各方挑战的情况下,始终致力于团结全球力量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或许本来他可以更早地向世界发出警告,不过给定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的匪夷所思的态度和效率,这一两周的拖延时间就忽略不计了吧。

  最后一位,安东尼·福奇,科学的捍卫者。《自然》杂志是这么介绍他的入选理由的:“他是一位医生,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在向公众传达可靠信息的同时,勇于质疑特朗普总统传播的错误信息,即使受到来自诋毁者的生命威胁,依然保持着他的良心。”

  自美国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和福奇的抗疫理念严重不合,福奇主张停工停学,好好居家隔离戴好口罩。而特朗普主张新冠不可怕,多次淡化疫情的严重性,误导大众。

  特朗普甚至直接骂福奇是“白痴”“美国的灾难”。这位口头禅是“没有人比我更懂……”的“懂王”觉得因为自己是总统,所以什么都懂,专家都是白痴。

  他的团队也一样无知者无畏。今年4月,他的前顾问凯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的采访时,在没搞清楚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把“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的情况下表示:“我说,这已经是Covid-19了,又不是Covid-1了,世界卫生组织怎么能还不清楚疫情的情况呢?”她以为Covid-19是Covid的第19个版本,这让人目瞪口呆。

  当一个有专业水平和良心操守的科学家遇上这样的政客及其团队,所受的煎熬可想而知。此前在一场竞选集会中,特朗普的支持者高喊“解雇福奇”,特朗普回答说“感谢这一建议”。在特朗普的影响下,福奇曾多次被人攻击,甚至遭到人身威胁。

  照例来讲,美国有这么多世界顶级的生物学、病毒学、传染病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抗疫应该比其它国家有更大的优势。然而,一旦政客反串专家,真正的专家就失去了作用。

  如果一个社会的科学家都听命于政客,科研体制都行政化、官本位,对于病源、诊治、防疫的正误不是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和科研程序作出判断,而是由官员说了算,“谁的官大谁就是真理 ”,那么,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这个社会肯定一败涂地。因为病毒不懂政治,不讲政治。

  12月7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宣布新一届政府的抗疫团队,福奇将担任首席医疗顾问。这意味着这位“六朝元老”将重返白宫,参与领导美国抗疫。

  在人类社会的前现代时期,人们生病的时候,都会向神灵求助,特别是碰到恶疾、瘟疫的时候更是如此。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各种文化中都有代表信徒和众神交涉的中介,比如牧师、道士、僧侣等等。

  几乎所有宗教的开创者、先知都兼任医生,耶稣也花了不少时间为患者治病,让瘫痪的人当场站起来,让盲人复明。实际上,这是他们获得信徒的重要方法之一。

  现在,医疗已经由生物学家、病毒学家、外科医生等接手,人们生了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而不是寺院。当然去了医院可以再去寺院烧香,但是不可能只去寺院烧香而不去医院看病。世界各地的寺院、教堂由于宗教的不同会很不一样,但是世界各地的医院都差不多,医生都穿着白大褂,检测仪器都是那几个国际品牌,同一种病开出的药的品牌也差不多。

  “伊斯兰国”占领拉卡和摩苏尔之后,并没有拆毁当地的医院,反而向全世界的穆斯林医生和护士发出呼吁,希望他们自愿前往提供服务。

  医疗早已不是宗教管辖的领域。不管是哪个宗教的信徒,都相信人体由细胞组成,疾病由病原体导致,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

  科学不分宗教、政府、国家。这次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则正视现实,直面真相,团结起来,精诚合作,在第一时间公开病毒基因序列,共同研究诊断、治疗的方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疫苗。

  宗教在这次疫情中也没闲着,比如有人号称在《圣经》中找到了上帝禁止人们戴口罩的经文。《圣经》和其他经文一样,博大精深,人们几乎可以从中找出支持任何立场的证据。某些美国福音派牧师在布道词里呼吁反对环境保护,并表示如果人们不这么做就会在地狱里遭受火刑。而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则以耶稣之名指责全球变暖,倡导环保。他们都用《圣经》来捍卫自己的立场,然而分歧的真正根源在于现代科学理论和政治运动。从这个角度来讲,宗教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政策争议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剩下科学和政治在较量。多一些科学家,少一些政治家,对这个世界可能是种福音。如果实在离不开政治家,那么就多一些女政治家吧。

  最近新冠病毒出现变异,首先出现在英国,12月19日英国政府再次下令部分地区“封城”,防控级别从三级升至四级,全球股市又为之一栽。日前,世界卫生组织证实,南非发现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但它是单独的变体,与英国的新冠病毒变体无关。各地的新冠病毒似乎在同时变异造反。

  也许拯救这个世界的希望在女性身上,正如《自然》杂志的这份榜单所显示的那样。

  作者介绍:曾在复旦学习、任教9年;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职20年。微信个人公众号:悟00000空。

科学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学:

  • 下一个科学: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科学 自然杂志十大人物 (03-09)
    普通科学 《自然-天文》刊文介绍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03-09)
    普通科学 自然杂志 (03-09)
    普通科学 重磅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推出西工大特… (03-09)
    普通科学 《自然》杂志刊文推介纪录片《你不了解的中国… (03-09)
    普通科学 三体粉的嘴脸毫无是非观念中科院发文称《三体… (03-08)
    普通科学 格雷格·伊根:怀疑的危险与危险的怀疑 (03-08)
    普通科学 钱学森侄子获诺贝尔奖受访时自称是美国人从来… (03-08)
    普通科学 当咖啡遇上山茶花看OATLY如何“破圈”即饮咖啡 (03-08)
    普通科学 对话南科大校长薛其坤:满足好奇心科学家是幸… (03-08)
    普通科学 让自家房子升值的妙计科学60秒 (03-08)
    普通科学 趣味小实验 科学大发现 (03-08)
    普通科学 自我修复的航天材料科学60秒 (03-08)
    普通科学 雄性狐猴是调香大师科学60秒 (03-08)
    普通科学 科幻玻璃成为现实科学60秒 (03-08)
    普通科学 物理小实验 益童趣发现 (03-07)
    普通科学 从炎夏到金秋近60个超级科学实验《加油!向未… (03-07)
    普通科学 欢迎回家天宫二号!科学探索更待未来! (03-07)
    普通科学 【中青未来微校】科学小博士《泡泡水》教你动… (03-07)
    普通科学 科学“大爆炸”一起燃爆你的暑假!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