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幺女1879年5月17日,美国卸任总统格兰脱偕妻、子一行抵达上海,在沪逗留一周,5月23日离沪赴天津。格兰脱在沪期间,上海两租界工部局、上海华界政府都作为城市主人,进行接待,也都在接待时突出各自的特点。格兰脱 (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年),为美国南北战争中联邦军总司令,1869年至1877年连任两届总统。他于1877年4月4日卸任后,开始环球旅行,先后游历英、法等欧洲国家和非洲、印度、香港等地,然后来到上海。
迎接格兰脱的仪式是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华界和法租界共同参加的。在格兰脱来沪的两个月前,公共租界工部局就成立了一个接待委员会,由时任工部局总董立德禄 (Robert William Little) 总管,负责安排整个接待工作。格兰脱将军抵达上海以前,接待委员会就发出传单,公布欢迎礼仪:第一,欢迎仪式在金利源码头举行;第二,停泊上海黄浦江各水师船只的水手及团练兵排列码头两旁,随后护送格兰脱将军;第三,格兰脱将军到时先发一号炮;第四,欢迎之人不准随意行走,只能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等待。5月17日下 1时30分,格兰脱一行乘兵舰抵达吴淞口,炮台鸣炮21响以示欢迎。下午3时,格兰脱抵外滩金利源码头,海关及停泊黄浦江各船皆悬挂美国国旗。欢迎仪式在金利源码头栈房举行。清沪军营、万国商团、炮兵、马兵及驻沪美舰水兵在岸边负责警卫。栈房两侧排列约 850个座位,上海道台刘瑞芬及文武各官坐在前列,然后是各国领事、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两工部局董事。栈房内外油漆粉刷一新,屋中遍列盆景花卉,铁杆上缀以冬青,四周悬挂红绸;墙壁上挂有“敬贺格兰脱”英文横幅,旁边围以冬青及各国国旗;屋顶上挂五色彩画,地上铺以越席,洁净无尘。格兰脱坐船抵岸时,鸣礼炮21响。停泊在黄浦江里的美国、英国、法国和轮船招商局的船只,皆悬挂美国国旗以致敬。
格兰脱一行换小船上岸,入栈,欢迎代表、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与格兰脱先后致词。西国官商男女数百人,尽摘帽声诺者三,声如雷动。随后,立德禄指引华界官员及各西人与格兰脱一一相见,上海文武各官,包括道台、海防分府、上海县令、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同知、洋务委员、右营参将、上海守备等。数分钟后出栈,格兰脱登马车赴美国领事馆。途中,格兰脱所乘之马车,因马匹受惊,丝缰忽断,无计可施,只得将马牵走,由万国商团练兵排班拉车而行。马路两边观者数万人皆站立路旁致敬。晚上,租界燃放煤气灯,万灯齐明,耀如白昼,灯光排成“敬贺格兰脱”英文字样。当晚,大美国总领事贝礼设宴为格兰脱洗尘。以后,格兰脱连日游览外滩,在外滩汇丰银行楼上观赏水龙会,参加元芳洋行、大英按察使、旗昌洋行、法兰西银行分别为他举行的宴会。5月21日晚,上海西侨各界假上海总会举行专场舞会,欢庆格兰脱来访。舞会从晚上 10时30分开始,至凌晨三四点钟才结束。西方男士、女士各一百多人参加,主客相和而舞。格兰脱偕妻、子等出席,但坐观而不舞,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发表演说,格兰脱致答词。
整个欢迎仪式,是很西方式的,礼炮、国旗、煤气灯、英文横幅、欢迎晚会和舞会,都是西方的迎宾礼。
其一,道台拜访格兰脱。格兰脱下榻美领馆后,署上海道刘瑞芬偕文武官员前往拜见,西人麦克莱 (R. H. Maclay) 充当翻译。刘瑞芬称阁下此番来沪,“实属有光沪渎,欣佩无穷,想来时一路平安”。格兰脱表示虽然出来已有两年,但甚有兴味。
其二,士绅邀请看戏。上海丝钱两业公会在大观园为格兰脱举行专场演出,格兰脱婉谢,命其公子及美国领事出席。大观园中张灯结彩,烂如琼宫。格兰脱公子一行抵达以后,升炮奏乐,以示欢迎。丝钱两业董事,衣冠出迎。先演赐福加官财神,公子令命赏钱3600文;次演《金山寺》、《双摇会》两剧,公子又命各赏钱3600文;再演《四杰村》,公子命赏钱20圆。西人有妇女参加观看,丝钱两业董事也预先安排了一些妇女,领有通行证,前往观看。
其三,设宴款待。5月21日,刘瑞芬在豫园仰山堂设宴款待格兰脱。格兰脱乘坐专门为他定制的绿呢黄脚五鹤朝天之八人大轿。前有洋枪队22人护卫。随行西官七人,皆乘四人大轿。这天,新北门悬灯结彩,提标右营兵及淮军四十名站班迎接。格兰脱由香花桥旧校场过邑庙前而人东园门,进萃秀堂。刘瑞芬迎出门外,一路皆铺红毡,鼓乐升炮,堂内古玩罗列,奇花满前,并有象牙雕成的佛像16尊,约长4寸许,尤为奇丽。宴会设在仰山堂。桌子用方桌九张,拼成大席。宴会所用酒菜,以中为主,参用西例,中西兼备,菜分满、汉、洋三种,酒有中西数种。
道台请客,究竟吃些什么菜呢?据记载,共有37道。第一道是汤,为燕窝鱼翅,鱼有甲鱼、鱼、萨门鱼(samli)、炸鱼,其他主菜有烤鹅、烤鸭、烤乳猪、烤羊腿、牛肉、白斩鸡、火腿、竹笋、白菇、鸡粥、油爆虾,另有蜜饯枇杷、甜点、杏仁糕、豆糕、瓜子、杏仁、核桃等。最后上的是水果、茶、咖啡。由此可见,菜肴极其丰盛,其中咖啡主要是为了满足外宾的需要(详见图60红框内)。
上海地方政府和士绅的接待,可谓以中为主、兼顾西方。晚清上海县城,没有政府接待外宾的专用广场和宾馆,豫园是上海事实上的公共活动场所,庙会、花会等喜庆活动都在那里举行。接待地点选择在豫园,突出了华界的特色。轿子、中餐、佛像、传统戏剧,这些都是中国特色。安排妇女陪同西人妇女看戏,则是主人对客人的破例照顾,因为直到这时,中国官方应酬是没有妇女参加的。
以上资料来源:《学术月刊》(2004年07期):熊月之《待客之道:从外事活动看近代上海华界与租界关系》。笔者略有改动,本文末附有全文。
1879年5月17日下午1点半,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所乘之炮船抵达吴淞口,这是美国卸任总统首次访沪和访华。迎接仪式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华界和法租界亦参与其中。接待委员会在格兰脱来沪前两个月之时已成立,由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Robert William Little)总管其责。
据《申报》报道,具体的接待程序包括:包括上海道台刘瑞芬及文武官员、各国领事、公共租界董事和法租界董事在内的上海华洋各界迎迓之要人在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等候接见;江海关及黄浦江上各船只皆悬挂美国国旗;停泊上海各水师船之水手及团练兵排列码头两旁,护送格兰脱将军至美领事署;凡至金利源码头恭迎者,须有工部局所发之凭牌,闲杂人等不准行走,码头旁先设椅以备小憩之用;上海欢迎晚会定于礼拜一,即阴历闰三月二十九日九点半,从法界南浦滩起,住居浦滩之各西人,皆被允许于此夜张灯;阴历四月初一日,总会中设有舞会,凡参与舞会者,均先发凭牌,其他欲入舞会之人,统统限于礼拜五四点钟之前至会签名。
5月19日夜,上海各界为欢迎格兰脱而在外滩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水龙大会。黄浦滩各洋行门前预先悬挂各色琉璃灯、明角灯、纸灯,大街小巷打扫洁静,外滩两旁行道树上设置数百盏电气灯。老总会楼前用铁管制成英文“敬贺格兰脱总统”字样,在煤气灯照耀下,熠熠生辉。城厢内外万人空巷,数万市民齐集黄浦江畔。租界内所有马车出动,整齐排列成队,一时“人如海涌,声似雷轰”。
格兰脱将军夫妇乘坐马车自南而北前行,经过各大洋行门口,洋人都摘帽致礼,表示欢迎。格兰脱夫妇在汇丰银行门口下车,登月台观赏仪式。这时西洋乐器齐鸣,各国水龙车组成的队伍缓缓驶来。号炮一响,沿黄浦江岸边火光怒发,旗影斜飞,宛若白昼。水龙车(救火车)由南向北,至虹口大桥折返,两次经过汇丰银行门口。格兰脱夫妇兴致勃勃,看完水龙巡演后,才离开现场。
不过,当晚亦有意外发生,当水龙队伍行至耶松洋行门口时,工人姚瑞禄添放硫磺火料,不慎烧伤自己的手指,情急中挥手去火,不料火星落入药桶,轰然爆响,致使旁边的3名中国人和2名洋人应声倒下。其中1名华人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格兰脱闻讯,对死伤者甚表同情,特派随队医生到医院看望伤者。夫妇俩原已接受上海钱丝两业公会的邀请,于第二天前往大观园观看戏剧表演,因水龙会伤人事件,全部谢绝参加。
此外,格兰脱将军还访问了沪西的大英牛奶棚,并对该牛奶棚拥有远东最佳设备赞叹不已,他还表示这里出产的牛奶和白脱(黄油)是他这次环球旅行中尝过最好的。
格兰脱来华的接待事宜,由中外双方共同安排。按美国最高礼仪的规定,接待外国元首要鸣礼炮二十一响。此时,中方知道格兰脱已卸任,这也不是在美国,完全可以不参照美国惯例。但在《申报》的记载中,格兰脱到达上海、天津后都受到了这项待遇,清廷对格兰脱访华的重视可见一斑。
格兰脱在华期间的行程与活动,是当时上海的《申报》密切关注的时事热点之一。据统计,《申报》从1879年5月到7月,共计刊发了42篇相关报道,其中长篇报道14篇,几乎每天都有与格兰脱相关的报道,但凡有与之相关的信息,事无巨细,均加以刊登。
早在1879年5月3日,《申报》就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当天第2版《总统来沪消息》中,《申报》对格兰脱来沪的时间进行了确认,进而对格兰脱到香港的一举一动展开了报道。
当时在上海舆论界占有重要地位的英文日报《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同样对格兰脱之行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与《申报》相比,两者在报道数量、篇幅、立场与呈现的内容方面有所异同。相同的是对事实的呈现,不同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获得的信息量及对报道内容的取舍。
比如,在格兰脱的称谓上,《申报》称其为“美前总统”或“伯理玺天德”(即当时对总统一词的音译),《字林西报》称其为“格兰脱将军(General Grant)”。这表明《申报》视格兰脱中国之行更具政治意味,故更突出格兰脱美国前总统的身份。
在格兰脱游历列国的评论上,《申报》把此事纳入中国儒家的治国话语体系中,将其游历与先秦时期君主之“巡守”相对比,认为格氏此行有中国上古遗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格兰脱之游历与中国先秦时期君主之巡行,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考察”, 基于国与国之间关系平等的基础之上;后者是“视察”,基于国家与地方的统属关系之上。《申报》之所以有此感慨,与当时历史语境密不可分。鸦片战争后, 西方以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东南门户,上海亦名列其中成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使国人开始反思社会现状与历史根源。格氏的中国之行,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反思的契机。
《字林西报》在报道格氏中国之行时,则无类似于《申报》的评论。因为在西人社会中,早已形成现代外交观念和民主意识,不管格兰脱此行是以美国前总统的公共身份游历各国进行外交,还是以格兰脱将军的私人身份出游各地,均是西人社会中司空见惯之事。
格兰脱抵沪后,在沪西侨和华人对格兰脱抵沪亦有不同之举措。《字林西报》(1879年5月21日第3版)将曾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效力于格兰脱麾下的旅沪美侨致格兰脱之信刊登在报,信末有这些老部下的签名,信中表达了这些人对格兰脱的爱戴之情。
《申报》对上海道台设宴款待格兰脱一事(格氏及其子并未出席)有长篇幅的连续报道。另外,《申报》考虑到国人对格氏并不十分熟悉,故而对格兰脱之生平有简略之介绍。如1879年5月22日第3版的《麾兵领主》一文中说道:“南北两花旗交战时,前总统为元帅,兵力不继,又招募勇丁,以隶其麾下。凯旋后,尽行撤退。”《申报》还印制了格兰脱肖像,随报附赠,以使欲瞻仰格兰脱而无从者一睹美前总统之风采。
以上资料来源:《浙江档案》(2014年04期):上海图书馆 杨敏《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中国之行——《字林西报》与《申报》相关报道比较》,笔者略有改动,本文末附有全文。
本文依照《字林西报》、《晋源报》、《申报》和《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等中英文报刊等文献向各位读者详述格兰脱将军访沪之行程,以及中外文报刊对格兰脱将军一行访问上海报道角度之异同。特别是对外文报刊的报道,笔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格兰脱访沪行程安排之大量细节和参与之外国驻华、驻沪使领以及旅沪西侨要人之正确汉文姓名逐一译出,以图补史之缺。以下内容共分三节:
图1: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2月27日刊第二版):《前總統將來上海》。
图2: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3月8日刊第二版):《議接總統》。
图3: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4月3日刊頭版):《總統行程》。
可见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召开大会,大德总领事(德国驻沪总领事)吕德(C. Lueder)提议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先生担任接待委员会主席。此次大会计有60多人出席。
图5-6: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4月10日刊頭版和第二版):《議接總統近聞》。
可见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召开大会,大德总领事吕德(C. Lueder)提议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先生担任接待委员会主席。此次大会计有60多人出席。
图10: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4月17日刊第二版):《議待總統》。
图11: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4月19日刊第二版):《總統行程》。
图12: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4月21日刊第二版):《議接美總統禮節》。
图13: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4月29日刊第二版):《欵待總統續聞》。
图14: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3日刊第二版):《總統來滬消息》。
图15: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9日刊第二版):《預籌欵待總統》。
图21: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5日刊第二版):《總統見客定期》。
可见礼拜三(5月14日,前天)在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总领事署)举行的会议上,旅沪美侨 W. H. Carr 少校 主持并任命一个四人委员会准备由所有旅沪退伍北方海陆军老兵联署之演说稿。
图23: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6日刊第二版):《預定恭迎總統禮節單》。
可见具体的接待程序包括:包括上海道台刘瑞芬及文武官员、各国领事、公共租界董事和法租界董事等本埠华洋迎迓要人在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南栈码头)等候接见;海关及黄浦江上各船只皆悬挂美国国旗;停泊上海各水师船之水手及团练兵排列码头两旁,护送格兰脱至美领事署;凡至金利源码头迎接者,须有工部局所发之凭牌,闲杂人等不准行走,码头旁先设椅以备小憩之用;上海欢迎晚会定于礼拜一,即阴历闰三月二十九日九点半,从法界南浦滩起,住居浦滩之各西人,皆被允许于此夜张灯;阴历四月初一日,总会中设有舞会,凡参与舞会者,均先发凭牌,其他欲入舞会之人,统统限于礼拜五四点钟之前至会签名。
可见本埠西侨接待委员将把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南栈码头)货栈改建成接待大堂,并设置850个座位供洋华各界欢迎接待格兰脱将军伉俪登陆上海之用。
在货栈(接待大堂)南端将以花草点缀,并绘以老鹰衔橄榄枝之美国徽章,纹章上书英文“WELCOME GRANT”(恭迎格兰脱)之字样,徽章四周围满万年青。南端其余部分则挂满在沪设有领事署的各国国旗。遮阳棚内亦摆满万年青。
本埠西侨接待委员会于今日下午再度开会讨论欢迎格兰脱将军访沪之各种细节。格兰脱将军于明日下午乘坐 Ashuelot 号炮舰经过吴淞口时,江海关鸣礼炮两响,同时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驻沪总领事署)前旗杆升美国国旗,此时,迎接者将可前往金利源码头准备恭迎格兰脱将军之莅临。Ashuelot 号炮舰抵达金利源码头后,即进入货栈(接待大堂)。在栈内,接待委员会将发表演说,格兰脱将军亦将简单地答词。随后,格兰脱将军伉俪将乘坐马车沿着浦滨(外滩)前往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驻沪总领事署)。当晚,美国驻沪总领事署将亮起煤气灯:“Welcome Grant; Hero; Statesman.”(欢迎格兰脱,您是一位英雄和政治家)
礼拜一19号晚上,水龙公所将在外滩举行火炬大巡游。该游行将于9时半准时于法租界外滩(法界黄浦滩)南首开始举行,届时,外滩沿街所有建筑都将灯火通明。
图25-26:约1870年代中后期,从外滩英商宝顺洋行向南远望,由近及远依次可见:江海北关、华记洋行、公易洋行、轮船招商局(原美商旗昌洋行)、长利洋行、英商天祥洋行、上海总会、丰裕叫房、外洋泾桥、国火轮船公司、国总领事衙门和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南栈码头)货栈(图26)。
图26清晰可见有两艘轮船停靠在招商局金利源码头(南栈码头)货栈处。该处(穹顶式 SHED)即被接待委员会改建成接待大堂,并设置850个座位供洋华各界欢迎接待格兰脱将军伉俪登陆上海之用。
图28: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7日刊第三版):《豫園欵客續聞》。
可见上海道宪刘瑞芬将于21日下午1点假豫园萃秀堂(实际应为仰山堂)午宴来沪访问的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伉俪一行。
图29: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7日刊)印制了格兰脱肖像,随报附赠,以使欲瞻仰格兰脱而无从者一睹美前总统之风采。可见:
《美國前總統格蘭脫小像》:“光緒五年閏三月二十七日總統以遊歷天下過申時年五十五歲;上海點石齋照相石印四月初四日申報館分送”。
可见格兰脱将军乘坐的 Ashuelot 号炮舰于今晨6时20分经过大戟山(嵊泗群岛一岛屿),午前11点抵达吴淞口炮台湾附近江面。按照之前的安排,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David H. Bailey)、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夫人(Mrs. Chester Holcombe)、立德禄夫人以及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R. W. Little)、旅沪美侨领袖福勃士(福士,Francis Blackwell Forbes)、旅沪美侨领袖白敦(John Graham Purdon)和公共租界工部局德国籍董事赫秘(P. G. Hübbe)等人乘坐 Monocacy 号轮船前往吴淞口与格兰脱将军碰头。这些接待要人在登上格兰脱将军乘坐的 Ashuelot 号炮舰后,吴淞炮台鸣21响礼炮。
Ashuelot 号炮舰于今日下午2时一刻驶抵金利源码头靠泊后,接待委员会委员立即先行登岸以准备恭迎格兰脱将军伉俪登陆上海。2时半,比预计时间提前半个小时,金利源码头之货栈内已经座无虚席。在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伉俪登陆之前,Shanghai Public Band (上海公共乐队) 开始奏乐。
今日(5月17日)下午3时正,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伉俪准时登陆金利源码头,随后,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夫妇、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夫人、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David H. Bailey)、格兰脱公子上校等人亦跟随离开 Ashuelot 号炮舰登岸。此时,Ashuelot 号炮舰再鸣二十一响礼炮,其它驻沪军舰续鸣礼炮。之后,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在浮动码头处向格兰脱将军伉俪介绍了接待委员会成员。此时的金利源码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紧接着在另一边,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通过翻译向格兰脱将军介绍前来迎迓的上海道台刘瑞芬等文武官员。随着格兰脱将军走进货栈,上海公共乐队奏起当时的美国国歌“Hail Columbia”,现场回响起欢呼声。
然后,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向格兰脱将军致词(参阅图29后半部分),格兰脱将军以低沉的音调答词(参阅图31后半部分和图33)。
图34: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8日刊第二版):《紀總統到滬情形》。
可见格兰脱将军乘坐的 Ashuelot 号炮舰于今晨6时20分经过大戟山,午前11点抵达吴淞口炮台湾附近江面。按照之前的安排,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夫人、立德禄夫人以及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夫妇、旅沪美侨领袖福勃士(福士)、旅沪美侨领袖白敦和公共租界工部局德国籍董事赫秘等人乘坐 Monocacy 号轮船前往吴淞口与格兰脱将军碰头。这些接待要人在登上格兰脱将军乘坐的 Ashuelot 号炮舰后,吴淞炮台鸣21响礼炮。
当格兰脱将军伉俪乘坐的 Ashuelot 号炮舰驶入外滩附近的黄浦江面时,英法美三国驻沪军舰皆向其致敬。其中,英国皇家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艇 H.M.S. Iron Duke 号和一艘清廷炮艇皆鸣礼炮,Ashuelot 号炮舰后回礼炮。英国皇家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艇 H.M.S. Iron Duke 号和一艘清廷炮艇上的水师官兵登 Ashuelot 炮舰,并向格兰脱将军敬礼。
2时半,可容纳847个座位的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货栈(接待大堂)已经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几乎公共租界内所有的女性西方侨民都已经出动前来恭迎,尽管上海目前的西侨妇女还很少。在接待大堂对过是身着官服的上海道宪刘瑞芬和十名本县最高级文武官员,旁边则是身着礼服的和约列强英法美三国驻沪海军官佐以及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董事会成员,还有部分本埠西侨巨商。
在法租界外滩入口处前,刘道宪安排一队人手举旗幡欢迎,另一队手持来福枪列队弹压。而在法租界外滩一侧,万国商团士兵身着白色礼服以及野战炮队准备就绪,随时护送贵宾沿着浦滨(外滩)至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总领事署)。Shanghai Public Band (上海公共乐队) 则在雷穆萨(M. Ramusat)的指挥下,驻在接待大堂的北侧入口,一直奏乐。
2时20分,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伉俪乘坐的 Ashuelot 号炮舰带领本埠前往吴淞口迎接之要人所乘坐的 Monocacy 号轮船缓缓驶来。Ashuelot 号炮舰率先停泊于宁波码头下方,Monocacy 号轮船停泊于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码头对过。
2时45分,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及其夫人等接待委员会成员几分钟后率先乘坐驳船登岸,并宣布格兰脱将军将提前至3点准时登岸。在此间隙,上海公共乐队再度奏乐。
3时正,格兰脱将军伉俪及其公子格兰脱上校、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及其夫人、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夫人、大美国总领事贝礼等人离开 Ashuelot 号炮舰登岸,该舰随后鸣礼炮21响,其它驻沪军舰随后续鸣礼炮。
格兰脱将军在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和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左右相伴下、格兰脱将军夫人在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先生陪同下走入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货栈(接待大堂),当格兰脱将军步入接待大堂时,现场人士纷纷起立并热烈欢呼三声,西侨妇女们则挥舞手帕,上海公共乐队演奏当时的美国国歌“HAIL COLUMBIA”。当格兰脱将军走上上海道台刘瑞芬对过的演讲台时,现场再次响起欢呼声。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以嘹亮而又清晰的嗓音向格兰脱将军致欢迎词,格兰脱将军随后答词。
当晚(17日夜),大美国副总领事(美国驻沪副总领事)贝礼晚宴格兰脱将军一行。
昨日(18日)下午,格兰脱将军及其公子格兰脱上校在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的陪同下经过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而入上海县城游览。当晚,格兰脱父子、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夫妇和美国驻沪副总领事贝礼出席了在大礼拜堂(圣三一座堂)的礼拜。
格兰脱将军一行今晚(19日夜)将与接待委员会主席、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立德禄夫妇共进晚餐。随后,受汇丰银行大班 (经理) 谟伦 (Ewen Cameron) 之邀,他们将在汇丰银行大门上的阳台处观摩水龙火炬大巡游。
礼拜二(明天)下午4-6点,格兰脱将军伉俪将假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总领事署)举行公众接待大会。是夜,格兰脱将军伉俪一行将与旅沪美侨领袖白敦(John Graham Purdon)夫妇共进晚宴。晚宴后,格兰脱将军将前往上海县城内大观园游览。
礼拜三(后天)中午,上海道台刘瑞芬将在豫园午宴格兰脱将军。是夜,格兰脱将军与老牌旅沪美侨华地玛(W. Shephard Wetmore)夫妇共进晚餐。之后,格兰脱将军夫妇前往上海总会出席舞会。
礼拜四,格兰脱将军一行与法国按察使共进早餐。当天下午,格兰脱将军一行出席旅沪美侨领袖福勃士(福士,Francis Blackwell Forbes)在其公馆草地上举行的游园会。晚间,格兰脱将军一行出席在法兰西银行举行的夜宴。
礼拜五,格兰脱将军伉俪和公子格兰脱上校以及何天爵夫妇将离沪前往天津和北京。预计他们会于6月20日前后直接从天津前往日本,预计将在华北勾留一个月左右。
今晚将举行水龙公所的火炬大游行,届时,自法租界捕房至大美国总领事衙门将灯火齐亮。其中:
上海总会将会树起一颗十英尺高的五角星,星下装饰英文“Welcome”(欢迎)。在“欢迎”的下方则是带有英文简写“U. S. G.”的美国国徽,“U. S. G.”左侧缀以英文字眼“Soldier”(士兵),右侧装饰英文“Statesman”(政治家)。
美商旗昌洋行大楼竖立同样的一颗十英尺高五角星,星上装饰英文“Welcome to Grant”,两侧各有一个美国盾牌。
汇中饭店竖立一颗六英尺高的圣乔治之星,装饰有两英尺六英寸长的英文缩写“U. S. G.”。
此外,法租界外滩(法界黄浦滩)还有无数小型灯彩装饰。另外,黄浦江上的海关船亦将装饰5-600只灯笼。
可见由于格兰脱将军一行登陆时间由原先五点提前至三点,且并没有通知英国皇家海军驻华舰队处,使得原本计划五点前登陆轮船招商局金利源码头共同接待格兰脱将军一行的50多名英国皇家海军水兵所组成的仪仗队无法及时上岸;另外,由于格兰脱将军上马车后,万国商团总司令何利德(Cecil J. Holliday)被要求带领万国商团团员尾随马车尽快启程,导致原本计划由公共乐队带头,万国商团紧跟其后并护送马车两旁的计划不得不作罢。当时现场已经不可能将万国商团团员迅速置于马车前方了。
图38: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9日刊第二版):《預述欵待總統》。
图39: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19日刊第三版):《總統出游》。
可见美国前总统格兰脱伉俪偕美国总领事和多家洋行大班步行过外白渡桥至浦滩一带游玩,后回虹口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驻沪总领事署)前装设之煤气灯铁管成牌楼式分作四层,中间镶嵌“敬贺格兰脱”之英文字(“Welcome Grant; Hero; Statesman.”),后从字中点火。
可见昨日下午3时,格兰脱将军在其公子格兰脱上校、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以及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王买办的陪同下前往上海县城,由北门(老北门)入城内,先后游览城隍庙、湖心亭以及阡陌小街后由东门而出,乘坐马车返回美国驻沪总领事署。
黄浦滩今日人流如织,其中法界黄浦滩(法租界外滩)彩旗招展,今夜亮灯筹备就绪。今夜的水龙公所火炬大巡游将会是前所未有的盛举。
水龙公所火炬大巡游队伍将于今晚9时半在法界黄浦滩集合出发,沿法租界外滩和公共租界外滩至苏州路、圆明园路、北京路后转至江西路,再转九江路后回到外滩。
1879年5月19日晚9时半,上海各界为欢迎格兰脱而在外滩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水龙大会。黄浦滩各洋行门前预先悬挂各色琉璃灯、明角灯、纸灯,大街小巷打扫洁静,外滩两旁行道树上设置数百盏电气灯。上海总会楼前用铁管制成英文“敬贺格兰脱总统”字样,在煤气灯照耀下,熠熠生辉。城厢内外万人空巷,数万市民齐集黄浦江畔。租界内所有马车出动,整齐排列成队,一时“人如海涌,声似雷轰”。
格兰脱将军夫妇乘坐马车自南而北前行,经过各大洋行门口,洋人都摘帽致礼,表示欢迎。格兰脱夫妇在汇丰银行门口下车,登月台观赏仪式。这时西洋乐器齐鸣,各国水龙车组成的队伍缓缓驶来。号炮一响,沿黄浦江岸边火光怒发,旗影斜飞,宛若白昼。水龙车(救火车)由南向北,至虹口大桥折返,两次经过汇丰银行门口。格兰脱夫妇兴致勃勃,看完水龙巡演后,才离开现场。
不过,当天晚上也有意外发生,当水龙火炬队伍行至耶松洋行门口时,工人姚瑞禄添放硫磺火料,不慎烧伤自己的手指,情急中挥手去火,不料火星落入药桶,轰然爆响,致使旁边的3名中国人和2名洋人(包括旅沪英商谋得利)应声倒下。1名华人和谋得利皆伤重。翌晨,格兰脱将军闻讯后,对死伤者甚表同情,特派随队医生到医院看望伤者。
文末可见5月20日晨,格兰脱将军夫妇向受伤的谋得利先生致以慰问(参见图51)。
图47: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0日刊头版):《論美總統遊歷各國》。
图48-49: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0日刊第二版和第三版):《接紀總統在滬情形》。
文末可见今日(5月20日)晨,格兰脱将军夫妇向受伤的谋得利先生致以慰问。
图57:上海英文晚报《The Shanghai Courier》(晉源報,1879年5月20日刊第2版)刊登了今晨旅沪美国内战在美国总领事官邸处与格兰脱将军会面以及各自发表演说的新闻《GENERAL GRANT IN SHANGHAI.》。
另外,可见格兰脱将军今晨惊悉昨夜水龙火炬大巡游有一华人死亡、旅沪英商谋得利(Sydenham Moutrie)重伤后,立即派出其随行医生 Keating 前往治疗。
图56-57: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1日刊第二版和第三版):《水龍賀會紀盛》、《宴客續述》。
图58:上海英文日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879年5月21日刊第467版)亦刊登了昨晨旅沪美国内战在美国总领事官邸处与格兰脱将军会面以及各自发表演说的新闻《GENERAL GRANT IN SHANGHAI.》。
今日(21日)中午,格兰脱将军伉俪将由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翻译生的陪同下前往上海县城拜会道宪阁下并赴宴。今夜,将在上海总会举行舞会和招待会。总会所有套房和阳台将以各国国旗和万年青来装饰一新。
另外,礼拜一晚因水龙火炬大巡游爆炸而身亡的华人据悉仍然生还,但伤势严重。英侨谋得利先生亦伤情严重。
此外还刊登了格兰脱将军伉俪昨晚在上海总会所出席的那场并不算成功的舞会和招待晚会之新闻《THE BALL AND RECEPTION AT THE SHANGHAI CLUB.》。
可见昨日下午1时,格兰脱将军一行赴上海县城内豫园出席道台刘瑞芬为其举办的欢迎午宴。午宴持续了四个小时。出席者有:
格兰脱将军及其公子格兰脱上校、大美国钦差衙门(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何天爵、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以及江海关税务司赫政(James Henry Hart)亦受邀出席午宴。
第一道是汤,为燕窝鱼翅,鱼有甲鱼、鱼、萨门鱼(samli)、炸鱼,其他主菜有烤鹅、烤鸭、烤乳猪、烤羊腿、牛肉、白斩鸡、火腿、竹笋、白菇、鸡粥、油爆虾,另有蜜饯枇杷、甜点、杏仁糕、豆糕、瓜子、杏仁、核桃等。最后上的是水果、茶、咖啡。
当格兰脱将军一行打道回府之时,天空下起倾盆大雨,不过外滩马路上仍旧人满为患,只为一睹将军之风采。
图61-62: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2日刊第二版和第三版):
《道憲讌賓》刊登了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伉俪于昨日下午一点出席上海刘道台设于庙园(豫园)萃秀堂(实为仰山堂)的宴席之新闻、
可见格氏夫妇俩原已接受上海钱丝两业公会的邀请,于第二天(5月20日)前往大观园观看戏剧表演,因水龙会伤人事件,全部谢绝参加,由其子代为出席;
《麾兵頌主》转载翻译了《字林西报》(1879年5月21日刊第3版),将曾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效力于格兰脱麾下的旅沪美侨致格兰脱之信刊登在报,信末有这些老部下的签名,信中表达了这些人对格兰脱的爱戴之情;
图63-64:由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英汉对照)记载的1879年5月22日之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关于《火炬游行队伍中发生爆炸》之叙述。
可见格兰脱将军伉俪于昨夜10时半抵达外滩上海总会大门口,受到接待委员会主席立德禄和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欢迎。接待委员会主席立德禄主持舞会和晚宴,并发表演说,并向格兰脱将军举觞祝酒。将军随后表示不知该如何答复祝酒词。
格兰脱将军伉俪全程并无起舞。直至午夜12点,与会嘉宾纷纷前往晚宴房就餐。
可见昨日上午,格兰脱将军一行前往黄浦江上停泊的美法两国共四艘军舰访问。美法两国军舰均鸣礼炮二十一响向其致敬。
随后,格兰脱将军一行与法租界官夫妇共进早餐。下午则出席了老牌旅沪美侨领袖福勃士(福士,Francis Blackwell Forbes)在其公馆草地上举行的游园会。格兰脱将军一行将于今日中午离沪前往京津。
图67-68: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3日刊第二版和第三版):《總統遊踪續誌》、《舞會紀盛》。
可见12时三刻整,在大美国副总领事贝礼和接待委员会成员的陪同下,格兰脱将军一行登上接驳的汽轮百合花号赴 Ashuelot 号炮舰。
图72: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4日刊頭版):《總統小像分贈:本館告白》。
图73: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4日刊第三版)刊登了美国前总统格兰脱将军一行于昨日下午一点由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驻沪总领事署)码头下小火轮船转至金利源码头离沪赴津的新闻《美前總統去滬》。
可见中午12时,西国官侨纷纷前往大美国总领事衙门(美国驻沪总领事署)道别。
图75: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5日刊第三版):《西報述美總統之尊》。
可见格兰脱将军访沪期间在知名旅沪美侨鼐德(鼐番西士,Francis P. Knight)先生的陪同下前往 The Farm (大英牛奶棚)访问。在离开之前,格兰脱将军表示大英牛奶棚堪称远东设备最佳的牛奶棚。在这次环球旅行当中,他从来没有品尝过如此绝佳美味的牛奶和白脱。
图82:上海英商华文日报《申報 SHEN-PAO》(1879年5月28日刊第二版):《商待總統禮節紀略》。
图86-89:由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英汉对照)记载的1879年6月12日之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关于《火政处的火炬游行队伍》(图84-85)和《调查火政处游行事故而任命的委员会》(图88-89)之叙述。
图90-95:《学术月刊》(2004年07期):熊月之《待客之道:从外事活动看近代上海华界与租界关系》。(来源:知网)
图96:《社会观察》(2005年10期):《道台接待外宾(上篇)》。(来源:知网)
图97:《社会观察》(2005年11期):《道台接待外宾(下篇)》。(来源:知网)
图98-99:施海根、陈正《一次中西结合的宴会——记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在豆业公所翠秀堂》(笔者注:实际在仰山堂举行。来源: 潘君祥著. 上海会馆史研究论丛 第1辑[M]. 2011)
图100-103:《浙江档案》(2014年04期):上海图书馆 杨敏《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中国之行——《字林西报》与《申报》相关报道比较》。(来源:道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