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朋友圈“晒娃”适可而止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9 11:06:38 | 【字体:小 大】 |
田连元小八义这个寒假,因为家里有事,北京六年级家长张蓉取消了带孩子出门旅游的计划。结果,她竟然说自己“被朋友圈的花式‘晒娃’虐了整整一个寒假。”寒假刚开始朋友圈净是晒孩子成绩、名次的,还有晒孩子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的称号的……这一波刚刚结束,出去旅游的又开始晒了,有晒美国西海岸自驾的、有晒北海道看雪的、有晒夏威夷散步的……眼见着要开学了,又有人开始晒娃在培训班刻苦学习了。“看着别人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既觉得自己渣:没能给孩子安排好假期;又觉得孩子渣:怎么样样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张蓉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晒娃”是朋友圈的一个不变的主题,当然,晒的都是“优秀”的,没有见过自家孩子考砸了或是做了坏事,在朋友圈晒出来的。“晒娃”的潜台词,就是告诉朋友圈的朋友,我家的孩子有多优秀。朋友圈“晒娃”当然没有问题,但也要照顾到“看”朋友圈的“朋友”的情绪,如果“晒娃”变成了“炫娃狂”,那后果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是在微信群,可能会被踢出群。
朋友圈“晒娃”本无可厚非,但“晒娃”也要把握好“度”,不能成为“炫娃”,一两次炫可 以,但成为“炫娃狂”,必定会招致“朋友”的反感。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特别出色的地方,大多数的孩子是平凡的,而孩子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的,有的早慧,有的可能慢热型,小的时候未必有什么特别的“成绩”,许多父母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值得“晒”的。看多了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会看自己的孩子诸多不顺,似乎什么都比不过去人家,当然,这是心理问题,也是教育问题,不过,过度的“晒娃”却是一个由头。因此,我们在“晒娃”的时候,还是需要把握“度”,做到适可而止就行了。比如第一次晒了孩子的优秀成绩,下次即便是取得了更优秀的成绩,也还是不要晒了。如果一定要晒,也考虑到不让一些人看到,免得他们“触景生情”。其实,优秀的孩子,父母不用“晒”,孩子也是优秀的。孩子的“优秀”也是有阶段性的,如果父母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满足自己“晒娃”的欲望,哪怕孩子变得不够优秀了,也要逼着孩子变得优秀,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实上,许多孩子并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晒自己,特别是当他们懂得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时,父母不经过他们的同意就晒出了他们的成绩,他们所做的事,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了,可孩子一旦向父母提出来,哪些喜欢“晒娃”的父母可能一点都听不进去。
朋友圈“晒娃”,如果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就无妨晒一点对朋友有益的事,比如自己的孩子成绩取得不错,可以晒,同时,也可以晒一些经验,那么对其他家长和孩子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只是为了炫而“晒娃”,最终结果可能只换来别人的讨厌,没有人愿意和只知道“炫耀”的人打交道做朋友。
对于朋友圈的“炫娃狂”,许多人采取的做法是“拉黑”,眼不见为净,不过,如果不“拉黑”,也可以淡然地去看,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你去发现,也总能够发现值得“晒”的地方,如果你不想晒,就用心去爱自己的孩子,毕竟爱孩子不一定要“晒”。
朋友圈“晒娃”适可而止,也无妨淡看“炫娃狂”,这只不过是生活中的小插曲罢了,用不着动气动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