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姚子逸6月28日,网友paddylijy在阳光社区发表帖子《 无理升价,可怜父母心!》投诉莞城蓝天幼儿园学费(保教费)提升,由原来的每月620元(学费450+伙食170),升至770元(学费600+伙食170),上升幅度33%。网友paddylij在帖子中表示,现在物价上升,费用上调是可以理解,但是升幅远远高于物价上升的幅度,工资上升也不过是10%左右。该贴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截止7月6日,共有4943人点击该贴,留言50多条。
多数网友对幼儿园提价表示不满,跟帖留言“价格调升我们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没办法只有不读啊,我们这些百姓是不会有人明白这挣钱的苦和难的”,“价格就不能像股票一样,有涨有跌”等。也有网友表示,学费可以升,但教育质量也要跟着升就无所谓了。
冀女士为孩子第一个月就交纳了包括保教费、餐点费、园服、书包、床上用品等共计1203元。为什么园方没有给自己开具正式的发票,而是一张盖有“商洛伟才国际幼儿园”章子的工商服务业收款收据?其次是这所幼儿园名称。当初自己是冲着香港伟才国际教育集团的名声来的;但是入园后才得知,这所幼儿园目前已和香港伟才国际教育集团没什么关系。
一些知名的公立幼儿园的赞助费已经达到好几万元,还一“位”难求。于是,国家明令禁止收取的赞助费,几乎所有幼儿园都在收取。赞助费名目不一,但这与不交钱孩子就入不了托的实质是一样的。
传统的公办幼儿园,普遍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前的模式并不是完全的全额拨款,但编制内的教师工资、硬件改造等均列入预算经费,“收的少,支的多”。随着这些年编制收紧,公立幼儿园不得不聘请大量合同教师,为解决他们的工资问题,也大量收取各种形式的“赞助费”。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级一类的公立幼儿园工作人员透露,该园的燃气、水、电、教具每年的投入是500多万元,国家每年只投200多万元,其余200万元要靠自己解决。如何解决呢?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只能提高收费标准了。
事实上,即便是政府有所补贴的公办幼儿园,特别是优质幼儿园,大多数也都收取了高额的赞助费。北京一些知名的公立幼儿园的赞助费已经达到好几万元,还一“位”难求。于是,国家明令禁止收取的赞助费,几乎所有幼儿园都在收取。赞助费名目不一,但这与不交钱孩子就入不了托的实质是一样的。
俗话说:孩子和女人的钱最好挣。一些私立的国际品牌幼儿园则早早看准了这一市场,开始了“圈地运动”。
条件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高得吓人,一些幼儿园宣传国际课程体系、培养技能、教育理念,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许多公办幼儿园为了增加收入,巧立名目增加一些特长班,如果不报类似于兴趣班、黄金班等等之类的特长班,孩子将会遭遇到老师的“特殊待遇”。
面对幼儿园的涨价,家长很无奈,虽然民办幼儿园属于消费行为,并且价格公示后家长有充分的时间选择幼儿园,但现在幼儿园学位供不应求,家长常常不得不接受幼儿园的涨价行为。“现在是卖方市场,幼儿园供不应求,好幼儿园资源更是稀缺,所以就算再涨,孩子还得进去。而且家长首选的幼儿园都是离家近,方便接送的,就算这个幼儿园涨价,考虑的接送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问题,家长也会选择接受幼儿园的涨价行为。”一位家长表示。
也有家长对民办幼儿园的涨价行为表示理解,毕竟民办幼儿园属于自负盈亏,园方要保证教学质量,增加教学设备,稳定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提高价格无可避免。“我们希望增加的价格能够大部分用于幼儿园的建设和师资的稳定方面,而非在教学质量上没有丝毫提高的情况下增加费用。”一位家长说。
学前教育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短板,成为弱势教育群体,与长期以来投入严重不足有极大相关。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总支出的3.8%,而我国一直在1.2%之间徘徊,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并且在国家层面上,一直没有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无法对贫困地区及进行补助,也无法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学前教育一直处于艰难维持甚至削弱和倒退之中。
学前教育收费较高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原因就在于政府财政对幼儿园教育投入较少,作为社会力量办学的民办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但家长普遍反映幼儿园收费较高,一有提价就引起强烈不满。因此,教育部门在审批幼儿园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根据幼儿家长的整体的经济水平,鼓励多开办收费中低端的幼儿园,同时,物价部门要对收费做适当监管,避免家长因攀比,而选择高价,而经济实力又承受不起的幼儿园。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适当补贴民办幼儿园的费用,从而将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降下来。或者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予以补贴,逐步扩大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