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11月30日,南阳市召开“2021年南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南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中小学延时服务、提供午餐供应、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等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担着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历史重任,承载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寄托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2021年以来,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南阳市教育局党组紧紧围绕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和打造全省教育高地目标,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展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2021年,南阳市委、市政府把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确定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南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思路,有序开展。主要做法是:确定试点,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南阳市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经验交流座谈会,及时总结梳理各县区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促进课后延时服务顺利推进。各县区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师资管理”“安全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对所属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共推荐上报典型学校40所,南阳市教育局从中遴选33所学校,作为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典型学校,对全市课后延时服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保证时间,丰富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课后服务工作,南阳市教育局提出了全市课后服务工作“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的总要求。大力推行“5+2”模式,保证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时间内,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同时,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后服务以学校在职教职工为主,以骨干教师为主,学校师资不足的,可聘任退休教师参加,也可聘请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时间内,学校每天必须有一名校级领导带班,有一定数量的中层干部值班。严禁以营利为目的商业行为进入到课后服务中;严禁有不良记录的人员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学校在核定其绩效工资方面要给予适当倾斜,在表彰奖励和职称评聘方面要给予适当倾斜。
全面调查,认真核算,确定收费标准。为落实课后经费保障,南阳市教育局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就课后服务费标准完成了成本调查、价格调查、部门会商等程序,形成了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定价方案,报经南阳市政府同意,确定了中心城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小学每生每月60元,初中每生每月70元。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目前,所有县区均确定了本地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各学校“一校一案”完善了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南阳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与今年秋期全面开展,目前,参与学生136万余人,参与教职工88437人,聘用校外人员912人。
开展中小学午餐供应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南阳市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2020年10月,南阳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学午餐供应调研考察组,赴新乡市、济源市、郑州市考察学习中小学午餐午托工作先进经验。考察结束后,市教育局出台了《南阳市中小学午餐供应实施方案》,对全市中小学午餐供应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5月,南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午餐供应工作的通知》,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责、学生自愿”原则,构建以学校自办食堂供餐为主,专业公司托管、企业配送为辅的学生就餐保障体系,全面加强校内午餐管理,为学生提供健康、营养的午餐。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本辖区午餐供应学校,分步组织实施。根据计划安排,市中心城区从今年开始实施,当年完成70%,2022年完成95%,2023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城区域今年启动试点工作,2022年80%,2023年完成90%,202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目前,全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09所,在校中小学生62.4万,已有171所学校实现午餐供餐工作,占比55.3%。为30.5万名有在校就餐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供餐服务,占比50.4%。其中,南阳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2所,在校学生18万余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午餐学校数55所,占比76.3%,为11.4万余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占比60.5%。已顺利完成中心城区中小学开展午餐供应学校不少于50所的任务。
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是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的民生工程,纳入省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每套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具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设施和符合当地实际的给排水、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简单装修,配置必要生活家具。主要做法:一是严格预算编制,坚持公开招标。所有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均在各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组织实施。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工程质量。要求从事宿舍建设、改造项目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的强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审核程序。开设资金专户,进行统一管理,封闭运行。在资金拨付中,由教体局和财政局共同审核,严格把关,按比例支付。
南阳市纳入2021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541套,涉及宛城、卧龙等14个县区,截至2021年11月底,项目已全部竣工。
作为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南阳市教育局积极推动“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2360名”重点民生实事落实工作。目前,全市各县市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已全部完成,实际招聘特岗教师人数3005名,圆满完成了全省2021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具体做法是:
合理设岗,积极做好“特岗计划”申报工作。南阳市教育局对各设岗县市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指导各设岗县市合理确定需求计划和岗位设置,认线年“特岗计划”申请报告。积极与省教育厅沟通,获得了中央和地方3010个的特岗教师专项支持计划,为历年之最。
坚持原则,认真组织特岗教师招聘工作。一是提前和防疫部门联系,研判形势,指导各设岗县市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制订好应急预案。二是认真组织考试工作。我市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工作全部采用普通高招标准化考场,按照普通高中监考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了笔试工作。并按照面试要求,严格组织面试工作。三是安全、保密、科学实施阅卷工作。四是按照省统一部署,按时完成了考生的体检、签约和培训、上岗工作,目前我市今年招聘的3005名特岗教师已全部到位在岗。
落实政策,积极为特岗教师工作生活创造条件。一是开展特岗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培训,市教育局坚持每年对上年度招聘的特岗教师实施素质提升培训,提升特岗教师的专业技能。二是督促设岗县落实国家政策,确保特岗教师与当地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是督促各设岗县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考核工作,为服务期满合格教师办理服务证书,并为留任教师落实工作岗位,及时办理入编手续。
南阳市自2009年实施“特岗计划”以来,累计为11个县市招聘特岗教师22972人,中央和省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23亿元,有效缓解了设岗县市的财政支出压力。这些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90%以上继续留在南阳任教,已成为坚守在南阳乡村教育舞台上的中坚力量,极大地缓解了基层中小学校教师数量的问题,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市教育局党组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办好民生实事,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