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史知多少 为什么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在192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科学概括的?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4/8 18:48:40 | 【字体:小 大】 |
皇族四公主原标题:党史知多少 为什么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在192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科学概括的?
为什么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在192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科学概括的?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释为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新。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一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一大上,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一大的宣言、决议和会议记录中,在孙中山在大会期间发表的几次演说中,确实没有概括地论述过三大政策,也没有提出三大政策这个名词。由此可见,三大政策这个概念是中国根据一大的基本精神概括出来的,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认识过程。
中国最早对一大宣言的概括是在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与中国关系议决案》中。其中就包括“赞助工农运动”“联络苏俄与”,只是当时还没有高度概括成精确的语言。1926年1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中夏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欢迎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讲话中,进一步把一大确定的各种政策,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对外之联俄政策,对内之工农政策,和合作政策。”这说明,到1925年底,中国和对孙中山提出的新政策和它的主要内容,开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但这时仍未形成三大政策这个概念。1926年3月以后,中国在同西山会议派的斗争中,开始提出了联俄联共“两大革命政策”这个概念,这就为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三大革命政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地主买办阶级和掀起了一股反农工的恶流。因此,在此前后,中国阐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来支持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如3月12日张太雷在《人民周刊》第5期上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指出“当时中山先生在广东与军阀的斗争中间,看见农民在革命中间的势力,因此中山先生毅然决定赞助工农的政策”,“帮助工农发展他们的势力”。在此期间,也接受了中国对其一大工农政策的概括,并写进许多文件中。如8月10日中央宣传部的《北伐向农民宣传大纲》中就明确提出了“北伐是继承孙总理遗志,北伐是巩固中国扶植农工政策的策略!”的口号。从上述可以看出,自1925年10月以后,中国把一大确定的基本精神,已用简明的语言初步概括出来了,这些都为后来进一步明确地概括为三大政策奠定了基础。
192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陈独秀在会上的报告《C同志对K.M.T问题报告》中提出,“他的政纲是迎汪复职,继续总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至此三大政策的科学概念首次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