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播播电影网11中旬,日本一艘载有5名老师,52名小学生,5名船员共计62人的海上渡轮在撞击岩石后沉船......
船即将沉没的十分钟内,船长冷静地指挥着船员,老师以及学生们井然有序的跳入海中,等待救援船撤离。
在这种连大人都会畏惧不前的生死关头,船上的小学生是如何做到镇定有序的呢?
原来,这都要归功于日本那「防范于未然」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带领着孩子们举行各种各样的避难训练。
相比那些走过场的训练形式,这种逼真的“突发情况”也更能验证孩子们在遇到突发情况下的训练效果和应急反应。
曾被媒体称为「日本社会设计的先驱」的太刀川英辅,就是这样一位擅长运用设计来帮助人们做到防范于未然的设计师。
出生于1981年的他,作为建筑大师隈研吾的学生。曾在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院攻读建筑硕士学位时就创立设计事务所NOSIGNER
并在毕业后活跃于建筑、平面、产品等多个领域,获得过超过100个专业类大奖。还被日本著名杂志《Pen》评为“最应享誉世界的100位日本人”之一。
太刀川认为:“想要让现在的问题解决得更好,就必须将它放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里。”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除了做好日常防护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防疫对策就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他创办了一个以红白色系为主的非营利防疫网站「PANAID」,并用来分享最新的疫情资讯和防疫知识。
通过一张榻榻米、一个披头士、一条吞拿鱼以及一辆自行车等趣味比喻,将人们社交的安全距离做成了一系列的视觉海报,让抽象的距离有了更形象的解释。
有趣的海报空白模版,让大家在分享创意的同时,将防疫知识自然地进行传播。“2米约等于……”你还有其他的诠释吗?
除了宣传海报,他还设计上传了一套自制防护面罩的模版和教程,以此来支援世界各地的医护一线工作者。
当身边没有口罩时,你只需要一把剪刀、一个塑料文件夹,就能在38秒内制作一个简易应急版防护面罩。
而最近,他还运用「社交距离」的概念在日本横滨港未来音乐厅的地面打造了一面巨大的五线谱Social Harmony。
当人们踩在音符上时,就会触动埋藏在底下的感应器,并演奏出19世纪法国作曲家 Erik Satie的作品 Gymnopédie。
太刀川希望借由古典音乐与文化艺术的力量,让社交距离升华成一种更丰富的交流方式,用音乐将必须保持距离的人们连接在一起。
早在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时。他就发现各种灾后自救的方法都被淹没在庞大的社交媒体信息流中,无法发挥作用。
于是,在震后的40小时内,他带领NOSIGNER事务所集合了全日本的设计师,发起了「OLIVE计划」。O是日本精神象征日之丸, LIVE则代表活下去。
这套线上的求生资源系统,让所有人都能通过分享并使用有限的资源解决灾后各种问题,一起共度难关。
OLIVE 如同一本百科书,不但涵盖了生活、饮食、医疗、对策、救助、水电燃气等各种日常建议和应对方法。
例如:如何用矿泉水瓶制作存放食物和水的容器,如何用衣物制作口罩,以及如何利用纸箱搭建临时厕所等等。
据NOSIGNER统计,网站上线万的访问量,信息所惠及和帮助到的人群超过1000万。
不仅帮助人们渡过难关,OLIVE 更让大家缓解了灾后的生活压力,慢慢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日本政府还与太刀川合作,将OLIVE 网站中的设计方案做成一套防灾生存指南《THE SECOND AID》。
里面包含:体温计、必备药物、水、食物和一本自救的册子。统一的白底红字,并配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等四种语言。
2015年,NOSIGNER 设计事务所还与Dentsu 设计事务所强强联手,合作设计开发了一本“小黄书”——《东京防灾》。
由于受311大地震的影响,这个项目也成为日本行政史上规模最大的出版项目。耗资20亿4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24亿元),共计发行803万本。
整本书采用鲜艳且带有警示性的明黄色搭配黑色,将遇上地震后需要做的防范措施全都用简洁的漫画形式表现。
虽然我们不知道灾难和明天哪个会先到来,但起码有意识的防范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而这本「小黄书」恰恰可以帮到所有人。
太刀川将自己的设计定义在和社会的关系上。在他看来,设计师会被项目的预算、客户的思考、甚至是市场商业等诸多因素所牵制。
但如果有一种设计范畴,能超越这些因素,站在一个最高点俯瞰整个设计走向的话,那就是——让社会变得更好的设计。
2016年因福岛核电站泄漏问题,导致人们对该范围地区内的所有食品有着深深地安全顾虑。但实际上,大多数食品都是安全的。
于是,为了改善这种偏见,太刀川与日本东部地区提供当地食物和文化的生产商合作,
重新为使用这些地区食材的零食品牌「Oyatsu TIMES」进行了全新的外包装设计。
包装上,除了使用鲜艳粉色系线条吸引消费者视觉之外,还将食材的所在地、可口的商品图以及生产者务农时的小故事都放了上去。
产品背面则附上了食材地区的旅行信息和产地照片。希望能借由商品的传播让消费者感受到当地情怀,并产生仿佛亲身前往的旅行感受。
当我们的设计不仅仅立足于功能与个性,而是让更多人感受到善意的流动。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好。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