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科技手机智能科学时尚教育亲子艺术房产
相关文章
 《开讲啦》!福建“科特派”…
 中国古代科技不只“四大发明…
 科技观察丨美知名科幻杂志因…
 2022考研英语(二)大作文终…
 格莱美2021:最佳红毯时尚时…
 test1111
 英二作文线年(真题+范文+译文…
 2020年9月英语六级作文加分句…
 徐勇: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和…
 大学教育有什么样的意义?又…
 民族文化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
 营地教育到底有什么教育意义…
 从三个“必然要求”理解党史…
 萌娃最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
 亲子动画不应只是妈妈和孩子…
 晒女儿大眼萌萌照她家双胞胎…
 自主挑战合资 4款紧凑型SUV场…
 可爱可亲“狮子王国 伴你同乐…
 金子:浅谈当代艺术的创新
 艺术教育专家倪丽君:浅析艺…
 浅论艺术在元宇宙时代发展
 艺术是不断行走的生命——著…
 浅析流行文化和艺术中的二战
 2022年房子迎来“降价潮”?…
 2022年楼市或迎“降价潮”?…
 2022房价即将下跌是线年房价…
 2022年房价还会下跌吗?适不…
 2022年房价将迎“全面下跌”…
 Redmi Note 12有没有呼吸灯?…
 中关村手机配置报价大全 (中…
 zol中关村在线手机报价大全 …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比亚迪…
 手机处理器最新排名:2023年…
 中国第一部智能手机曾经的国…
 只有彪悍的年轻人才有未来
 联想最早的一批智能手机 (联…
 中国最早手机通信诞生在秦皇…
 中国手机往事:最好的时代已…
 20217月12日新闻日记(2021年…
 《科技为民 奋斗有我》获奖征…
 宜宾南溪仙源小学校五育并举…
 2020年开学第一课入口地址 小…
 高二高三均可报!西湖大学创…
 2021我删除了无数公众号却置…
 再好的关系也不要忽视这四条…
 致命热浪影响全球
 如果你没空读书就一定要来看…
 关于这家创始于1845年的科技…
 两张情头:你认为人体最重要…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讲清楚中…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tac新闻网 >> 科学 >> 正文
高级搜索
《开讲啦》!福建“科特派”廖红登上央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28 17:45:25 | 【字体:

  官路风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多年来,广大科学家、技术员们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科技反哺乡村, 诠释“绿叶对根”的情怀,为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2月25日《开讲啦》,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科技特派员廖红将来到节目中,与广大青年分享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

  节目开场,小撒对“科技特派员”充满了好奇。他说,总觉得“特派员”是电视剧里搞地下工作的,转念一想,廖红教授确实是做“地下工作的”。这一比喻,得到了廖教授的赞同,她的科研就是聚焦在地下的植物根系。廖教授说自己天天挖根,走到哪儿挖到哪,一定要“刨根问底。”

  好奇宝宝小撒还向廖教授发问,科技特派员肩上扛的责任是什么?廖教授答道,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送到老百姓手上,完成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是“科特派”的责任。原来,科技特派员简称“科特派”,小撒直呼好有范儿!

  没写完博士毕业论文的刘扬来到节目现场成为一名好问青年,是什么原因让他要如此“冒险”?原来他要爆料廖教授为何是“变装科技咖”。

  通过4张照片,我们看到了廖教授的形象变化——从《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上的时尚女神到校园里的知性老师,再到田间地头扛着锄头的乡土达人。小撒惊呼:“这里哪个是廖老师?”廖教授看到照片后即怀念又感慨,怀念杂志封面所穿裙子印着的墨绿色花纹,是来自于她心爱的大豆根系在显微镜下的成像照片,感慨这条裙子如今再穿已经“Hold不住”了。

  “变装”的背后,其实是廖教授的研究方向从基础科学的前沿探索走向了田间地头的科技成果应用。廖教授说,看到自己的科学技术能够帮助农民丰收与增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在分享环节,廖教授第一次讲了她走上“科特派”之路之前的两个深受触动的故事,第一个是她在学术会议上分享自己让大豆少施肥多增产的科研成果,却被老教授当众质疑:“论文发得也挺好的,也拿到了很高的学术荣誉,但是中国的大豆有多少按照你的方法做的?”

  还有一次她看到一位老农民,为了让自家种下的大豆高产,蹲下身子一棵一棵为大豆施氮肥,但是农民却不知道他施肥越多,产量却会越低。

  廖教授不禁感慨:“对我们来说是ABC的常识,但是农民却没有用上。”至此,她坚定了“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的信念。

  听完廖教授的分享,小撒感叹廖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对植物全新的认知。原来和人一样,植物也要“吃饭”。

  土壤中的矿质元素是它们的粮食,其中90%以上的矿质养分主要靠根系吸收,根系“吃”好了,植物才能长得好。

  而植物根系之间是会产生对话的。当廖教授把茶树和大豆间种在一起后发现,茶树的根系就会往大豆的根系方向生长,而大豆也和茶树“手牵手”,为茶树提供天然养分。

  当两个不同品种的玉米和同一个大豆分别种在一起,其中一个玉米和大豆的根系“老死不相往来”,另外一个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却使劲凑在一块儿。

  廖教授说,植物很聪明的,它一长出来就知道谁是“朋友”。听到这些植物的新知,小撒直呼“太神奇”!

  廖教授创新“茶豆间种”的生态模式,为小小茶叶注入了硬核科技,帮助福建当地的茶产业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让茶叶重归“小时候的味道”。而当地老百姓在新开垦的黄土上扦插茶树的经验,让廖教授发现“植物需要十四种必需矿质营养元素,那我们的结果发现,茶树需要十五种,这多出来的一种就是铝,这是可以写在教科书里边的一个重大的发现。”

  在分享中,廖教授动情地说“‘科特派’,打通了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老百姓的经验把我们的理论水平也提升了一公里。‘科特派’这个制度,它真的是非常好。”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科学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学:

  • 下一个科学: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科学 《开讲啦》!福建“科特派”廖红登上央视! (02-28)
    普通科学 中国古代科技不只“四大发明” (02-28)
    普通科学 科技观察丨美知名科幻杂志因AI生成稿件过多暂… (02-28)
    普通科学 2021我删除了无数公众号却置顶了这8个!丨荐号 (02-28)
    普通科学 再好的关系也不要忽视这四条底线!丨荐号 (02-28)
    普通科学 致命热浪影响全球 (02-28)
    普通科学 如果你没空读书就一定要来看看这8个公众号! (02-28)
    普通科学 关于这家创始于1845年的科技期刊你应该了解更… (02-28)
    普通科学 科学美国人60秒 大数据揭示史上最具影响力电影 (02-27)
    普通科学 猛犸象遗体揭示最早的人类北极圈活动科学60秒 (02-27)
    普通科学 结了婚的两口子更容易变胖科学60秒 (02-27)
    普通科学 推荐4个很好用的新闻英语听力栏目坚持听下去会… (02-27)
    普通科学 用短信戒酒科学60秒 (02-27)
    普通科学 神经科学一图文摘要SCI论文排版示意图封面科研… (02-27)
    普通科学 杂志排版设计不够高级?看看小二课堂怎么说 (02-27)
    普通科学 儿童英语杂志 2023全年订阅 (02-27)
    普通科学 把爱带回家│温州暖童心护成长”寒假儿童关爱… (02-27)
    普通科学 【KEKE】Bullet Journal科学与灵活性的结合23… (02-27)
    普通科学 优秀!史学博士在Science杂志发表一篇学术评论 (02-26)
    普通科学 超威集团登上世界顶级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