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书上架丨《格物致知:实论艺术管理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6 9:32:30 | 【字体:小 大】 |
环保器材把关于艺术管理的讨论延伸至不同场景,打破疆界,与更多的“艺管人”发生思想碰撞与对线年,广州大剧院系统整理2016年度“创艺馆”的研习成果,出版
,并于1月24日正式发布。自发布以来,《格物致知:实论艺术管理》一书便获得各界艺术管理同业的热烈反响。
广州大剧院即日开通《格物致知:实论艺术管理》线上销售渠道,于广州大剧院官网、官方微信线上开售,并同时于广州大剧院 剧院商店线下发售,满足读者的不同购书需求。
从实践总结经验,从经验总结思考。2017年,广州大剧院系统整理2016年度“创艺馆”的研习成果,出版专书《格物致知:实论艺术管理》,更邀请到国家艺术基金理事、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先生惠作总序,共同回顾与展望艺术管理的经验积累与发展前景,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问题,理出了新思路,寻找了新方向。
《格物致知:实论艺术管理》一书全面深入2016年度“创艺馆”(专业场)十位海内外艺术管理精英与中国艺术管理人才的互动探讨:Benson Puah就艺术场馆运营作出多方面的示范;朱宗庆打击乐团与其教学系统的运营经验为艺术教育提供模式借鉴;郑新文针对艺术机构的战略管理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和经验传授;Henry Fogel以案例深入讲述如何进行艺术筹资;崔德炜进一步探讨艺术行业的财务管理;谢嘉哲和邝华欢分别就沟通、资源整合和搭建网络进行讨论,分析舞台管理和制作人的重要性;而梁丽珍着眼观众拓展的方向,讲述如何为艺术搭建更广大的平台;Pete Dyson为艺术工作者普及为艺术创意保驾护航的法律知识;至于夏学理则另辟蹊径,提出如何借创意推动艺术营销。
“艺家之言”与“艺论纷纷”两个板块,系统梳理艺术管理大师们的真知灼见,同时忠实记录与会艺术人才的思考与感悟。
登高望远,侃侃而谈;以小窥大,娓娓道来。从多个角度交流艺术管理的经验,从点到面辐射更广阔的艺术管理人群,《格物致知:实论艺术管理》延续“创艺馆”理念,旨在为全国艺术管理从业者提供实践工作的有效指导蓝本及启发,为创建新型的艺术管理模式做出积极的探索,助力推动中国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