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25件“标志性”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2 1:43:17 | 【字体:小 大】 |
521小说《苍白的不只是你》是贾蔼力颇具代表性的大型三联作品,装置与绘画相结合。戴着防毒面具的男子站在废墟中央,背上长着一双黑色翅膀,远处一张空置的病床徐徐冒烟,画作前方悬着一张白色木椅子。刚劲的线条从画面中向外爆发,充满力量,满载死亡意象的视觉语言却处处暗示着绝望的叫喊。幻想中的末日废墟投射着年青一代悲凉的心理景象——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当代,留给我们的一无所有。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春季拍卖会上,这件作品以550万港元成交(估价上限为380万港元),打破贾蔼力以往的优异纪录,也足见70后艺术家市场雄起。
火药是蔡国强的创作中最核心的元素。火药是中国的古老发明,在近代史与中国的尴尬关系却极是耐人寻味。除火药画和大型装置,大型户外焰火表演在这10年中已成为蔡国强的个人符号,他的足迹遍及全球,在各种大型展览、纪念、庆典、盛会等活动上发挥着这种古老材料的神奇魅力,如同古代典礼中“巫”的角色,以焰火实践同时触及自然与人类,历史与记忆,危险与控制之间的关系。2008年的北京奥运焰火令蔡国强的名字在中国无人不晓,这次表演的特别之处有二:一是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个“大脚印”,在代表不同历史文化的29个点上燃放,第29届奥运会一步一步走进北京,也代表古老的中国走近奥运会;二是当奥林匹克会旗在鸟巢升起的时候,在鸟巢和用焰火打出一个五环旗图案,而在主火炬手点亮圣火的时候,鸟巢和居庸关长城上同时打出彩虹图案,表现出古今同步、跨越时空对话的概念。这次大型的焰火表演等于把开幕式带到了鸟巢以外的整个北京城,是以前的奥运会开幕式所无,也让这个开幕式成为全体市民可以欣赏的环境艺术作品。
《妈的!!!》是林天苗在2008年创作的一组小型雕塑装置作品,以一种软硬可控、易于保存的新型材料(经过多次实验)作为创作的主体材质,并结合其以往作品中惯用的毛发、线团、丝绸等材料。作品的主体多以丰腴的中年女性躯体为主,“她们”的头颅被抽象化或者剔除,身体姿态各异,与周围存在物(动物或植物)的主客界限、性别界限、内与外的思辨界限、物种间的差异界限都被模糊打破,混生于一种暧昧的交错关系之中。“妈的”作为展览的主题,意指母体或母性存在的共性,它可以静态地表示具有阴性或雌性的人、物,也可以指一种给予、抚养的过程,“的”所指代的归属、附着、拥有的属性,还可以表示传承、继续的关系,这些都蕴涵着人们对母性的敬仰和感恩。日常生活中人们却随意亵渎神圣的母性,正如“妈的”也可能指代的贬义。这种微妙的双重性,赋予了作品更宽泛的解读空间。
整个计划分为“庄子的镇静剂”(上海证大美术馆),“大桥、南京、天下”(新加坡泰勒版画院STPI),“破冰”(UCCA,北京),“偶像的黄昏”(世界文化宫,柏林)四部分,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社会现实,由多种形态、媒介的作品、准作品、非作品所构成,包括采集、创作、改编、合作等多种手段,“既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生产计划”,亦是邱志杰“总体艺术”作品的典范。批评家朱朱在《“南京长江大桥”:邱志杰的两次书写》文中写道:“长江大桥从建成以来,官方纪录中已经有2000以上的人在那里自杀。 邱志杰决意以此点重新聚焦大桥主题,是以更富现实关怀的角度切入到这座具有意识形态纪念碑意义的建筑物。事实上,再没有什么比它成为自杀之地这个事实本身,更为绝妙地反讽了它在过去所扮演的乌托邦神话的美好化身,自杀者在这里所构成的一部微型的历史,从另一方面而言,随着时代的结束,大桥的政治象征功能和它在所承担的交通功能一起,正在逐渐地削弱、衰竭,而自杀者的身影如此频繁地现身于此处,无疑令我们加倍地震撼于信仰的幻灭、社会的动荡,以及生活的压抑和绝望。”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