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之完颜康近日,山西省数字校园小学试点校赴北京观摩学习高级研修班走进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参观考察园区并增进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激活创新思维,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学校管理融合有效途径。晓羊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文江受邀出席,并做题为《数据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的分享。
刘文江院长以“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引入,与在座教育工作者展开探讨。晓羊在这个大命题下不断扩展、探索技术与教育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边界并得到了一些收获。本次分享内容包括四方面:数据时代智慧校园2.0的政策背景、设计理念、解决方案、案例分享。
刘文江院长说,做教育要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近期,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代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顶层思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通两平台”更多指向物质建设,到了近期的“三全两高一大”更多指向应用,将过去零散的应用统一到同一个平台;2018年同时颁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多强调场景化、应用化,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要转型升级。教育信息化要解决多年来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大规模班级化教学与个性化发展与培养之间的矛盾问题。“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如何让技术帮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所以学校转型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紧接着,刘文江院长讲述智慧校园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成长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晓羊以课表核心数据作为驱动,变革组织结构,完善教育生态,打造全新教育方式。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智慧校园的设计过程中,晓羊从顶层设计入手,从梳理学校信息化现状起做细致评估,从而对其信息化前景发展进行勾勒;第二进行分步建设和实施,根据学校长远规划按优先级分期建设;第三是应用整合创新,实现开放化、组件化、建成大数据各环节应用,把数据做通,彻底消除数据孤岛、应用孤岛、信息孤岛;第四要服务融合,以用户为中心、重体验、人工智能服务;最后是可持续发展,迭代完善、机制保障与运维运营。
随后,刘文江院长介绍智慧校园设计基本方案。晓羊研发了可完全交付的智能排选课系统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晓羊之芯”这个数据中枢。晓羊之芯收集打通学校基本数据,集合起来加以应用,形成新一代智慧校园。智慧校园2.0以硬件微模块部署方式、微型数据中心设计,联合第三方合作伙伴的优秀产品,用户使用可实现无感知切换。插拔式新型智慧校园被称为“看得见的智慧校园”,同时晓羊非常注重数据可视化,方便管理者,帮助学校教育教学的高效运行。
未来学校到底怎么样?为了使研修班教育工作者印象深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刘文江院长以一个真实案例归纳总结。他从顶层设计、教育教学、平安校园、智能管理、中心建设、信息安全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会议过程中,在场嘉宾频频举起手机拍照记录,不想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会后,许多校长表示“非常需要这样一所智慧校园!”并与刘文江院长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晓羊与万千教育管理者、学校校长、老师的信念是一致的,就是“让学习真实发生”,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化,让面向未来的学校真正落地,让技术服务于教育,让教育还原成本来多姿多彩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