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消毒设备2019年,美国最知名的学术期刊《科学》,第一次发表了非自然科学的论文:《全球公民的诚信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
这篇论文说的是一个实验,全球40个国家的公民诚信度实验:研究者准备了1万7千多个特制钱包,里面有当地语言的名片、购物清单、与些许现金(中国的大概50元,还有一半的钱包没有钱),包内的联系方式只有电子邮件,然后将它们分发到44个国家的355个城市,最后根据邮件回复率来衡量诚信度。
最终实验结果:瑞士、挪威、荷兰、丹麦和瑞典最高,归还率在70%多,中国在两个实验组(有钱与无钱的钱包)中排名垫底,仅有8%(无钱钱包)或20%(有钱钱包),名列倒数第一,连印度、肯尼亚、加纳、印尼都在中国前面,由此说明“中国人诚信度最低”。
如此实验自然引起国人质疑,因为实验设置很不合理,比如样本数量、文化差异、联系方式(中国普通人邮件使用率非常低)等。其实,后来也有中国学者做过相关实验,但联系方式加上了微信、电线%,达到瑞士、挪威、荷兰、丹麦和瑞典的水平,中国人口远超欧洲国家,归还率却能达到他们水平,显然说明中国诚信度非常高。
问题在于:《全球公民的诚信》的实验设置,显然存在诸多问题,那么研究者为何如此设置,《科学》又为何刊登这种实验设置不够合理的、非自然科学的论文?其实,相比《全球公民的诚信》事件本身,笔者认为背后原因与操作手法更值得我们关注。
《全球公民的诚信》论文,其实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在于维持中国的“道德卑贱感”。这么说,或许有人认为是阴谋论,但只要看看近百年来的很多事情就明白了,比如以下三点:
首先,辫子与中国。在西方叙事中,中国辫子成为落后、愚昧、野蛮的代名词,当然犹太人辫子(两鬓辫子)却不是。直至如今,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还留辫子,原因何在?显然是因为西方长期这么宣传导致的,背后就是要给中国贴上落后、愚昧、野蛮等的标签。
其次,文艺与中国。在西方文艺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往往是眯眯眼、萎缩、胆小、贪婪、野蛮、扭曲、没有个性等,没见过几例正面形象,男性就更少了。而中国人的文艺作品,想要在西方获奖,基本上不反映中国人的负面形象,是没有机会获奖的。
第三,创造与中国。记得以前西方也发表过相关文章,说中国人缺乏创造力,国内也有一帮人深信不疑。但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说“奠基现代世界的发明发现,一半以上可能来自古中国”。况且,如果中国人没有创造力,美西方打压中国干啥?
总之,在西方叙事下,人类所有美好品质几乎都与中国无关。旅居法国数十年的边芹,在《被颠覆的文明》中指出:长年累月的诱导,不断宣扬“负面中国”——“封闭、落后、愚昧、贫穷、卑琐、压抑、扭曲、无个性、无个体自由”,让中国失去传统优越感、不断增加中国人的“道德卑贱感”。因此,《全球公民的诚信》不过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而已,目的就是继续营造中国人“道德卑贱”,当然与当时局势也有关系。
既然中国人诚信度最低,那么还能与中国人交流吗,还能相信中国人说的话吗!既然中国“道德卑贱”,那么中国还有资格“表达”吗,还能被采信吗,更重要的是反过来就是西方占据“道德制高点”,那么西方的“表达”自然就是真理!所以,现在远非天下太平,而是暗藏看不见的杀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一点必须要注意,可悲的是如今还有人为虎作伥。
作为美国顶级学术刊物,《科学》自然要有其基本节操,一旦形象受损,那么损失就大了。但问题是,为何美国顶刊下场为“中国诚信度最低”背书?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随着中国兴起,以及美西方自己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口蜜腹剑,中国人不仅越来越不相信他们的宣传,反而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该怎么办呢?于是放大招,放中国人崇拜的科学招牌——《科学》期刊!
《科学》期刊刊登的论文,以科学的方式证明“中国人诚信度倒数第一”,总该相信吧,不相信就是否定科学!通过顶刊发布爆炸性论文,然后让媒体大肆炒作,坐实中国人诚信度最低的结论。
但问题是:这一次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让科学杂志还受到质疑,那么为何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呢?其实,还真不是西方疏忽,而是此前有过成功案例,这就是“中餐馆综合症”。
1968年,美国科学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宣称“每次吃过中餐之后,都会感到头晕、心悸、麻木,怀疑这与中餐馆有直接关系”等等,然后《新英格兰医学》在没有验证的情况下,竟然将来信全文刊登。此后,不出意外的引爆舆论,导致“中餐馆综合症”的出现,中餐馆被人人喊打,华人受到抨击。显然,这是利用顶刊的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
既然刊登读者来信,都能达成所愿,那么科学杂志更认真,刊登的是“严谨”的论文,岂不更能引爆舆论,坐实“中国人诚信度最低”的结论!但策划者没有考虑到时代不同了,已经不是美西方一统江山的时代了。
首先,中国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和谐统一,但西方未必这么认为,至少从西方如今还对中国各方面的污名化来说,我们把他们想象的太美好了,太一厢情愿了。
其次,用顶刊来污蔑中国,根源在于中国人相信西方顶刊的权威性。但以事实而论,西方所谓科学顶刊,最终也会沦为文化战争的武器,因此不能过分迷信西方顶刊。
第三,西方眼里的中国崛起,是动了他们的奶酪,打破了西方对全球的统治,因此未来对中国的诋毁污蔑必然会更多,更不择手段,更可能使用曾经“权威”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