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脸网1、新的楼盘,销售价格正在下降。二手房价更是持续下降,楼盘市场未见上升趋势。
2、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各地都在放松对楼市的捆绑。甚至有些地方调控次数已经上千。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市场确实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么火热,市民不愿买房,导致开发商也不能拿地,整个市场都处于持续下走的低迷状态,反而北方和南方相比,北方的楼市情况更为严峻。
特别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房地产行业跌幅已经达到全国的两倍,销售面积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销售额更是不足原来的四成,这些种种数据都表明房价在持续下降,展现现在全国各大房价,尤其是北方都出现比较严峻的形势。
根据北方的几个代表城市为例,在山东省,济南,青岛等地的销售面积相较,前几年减少了30%和50%天津市的成交面积下跌,25.8%长春销售额下跌52%。同时,长春的供应面积也下跌79%。
发布过“限跌令”的哈尔滨,去化周期高达144个月,同比上涨328%;对比沈阳的二手房市场更是成交量减少,20%石家庄的房价也从一七年的9万跌至当前的1.3万元。
也许有人认为,下跌10%并不大,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许多城市处于楼市不断松绑状态,但房价还是呈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其中,有些环比数据表现得更是一个月跌幅达到10%。除以上城市,临夏、焦作、许昌、天水、天津等北方城市同样处于持续阴跌的状态。
首先是人口的持续流动。目前,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核心词汇,那就是随着人口的流动,分化会对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产生更明显的影响。随着交通便利,去一流和二线热门城市的倾向上升。
所以,这些热点城市的人口流动意味着住房需求的持续供给。即使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地产价格也能稳定上涨。另一方面,一些偏远城市的人口减少意味着住房需求下降,房价自然会更快、更明显地下降。
其次,经济差距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房价泡沫正在下降,房价正在上升,所以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据调查显示,更多的人愿意住在南方,主要是因为气候更宜人,空气质量更好。
与此同时,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明显。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1,北方经济在总经济中的份额将从42.8%降至35.2%,南北差距将从14.4个百分点降至29.6个百分点,人均GDP差距将从0.97个百分点降至1.25个百分点。
最后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从2016年开始我国正式提出了房住不炒”的理念。全国各地都开始了调控,特别是二零年前后调控力度逐渐上升,出现了“三道红线”、“限贷令”、“土地两集中”一系列调控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供应。
根据调查显示,20年6月以来,我国的每平米房价仅为53元。这意味着房价泡沫减少。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100个城市新建住房和二手房价格指数报告。2022年12月,全国有超100的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跌幅扩大,但目前大部分热门城市都位于南方,这些城市的价格抵抗力更强。
也许会有网友认为,让当前开发商停止开发,让新村人口来购买楼盘即可很显然这样的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对于开发商而言,他并不愿意放弃房地产,这一块儿更重要的是,我国也面临很严峻的人口问题,是2022年上半年显示我国人口净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出生率也在减少。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类似于这样的趋势还会上升还会更加严峻吗?结果显而易见虽然在当前市场当中,房地产行业处于较冷阶段,但总房价还高居不下。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类似的问题不仅会发生在北方城市,未来也会发生在南方城市。究其原因是住房供应严重过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在2019年底中国人均住房已达到1.5套,甚至有个别城市在两套以上。
另一方面,住房供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空房子的数量。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空置房屋的具体数量。西南财经大学2017年提供的数据显示,空置率超过超过总量的五分之一。
一些专家估计,根据过去5年的数据,空置房屋总数超过1亿套。第二个是开发者名单。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CRIC监测的100个重点城市库存达到5.94亿平方米,广义库存达到28.5亿平方米。如果公寓面积为100平方米,相当于近3000万套待售公寓。
大多数的学者和专家都表示,在未来我国人口即将进入下滑,也就是负增长的局面。根据最新数据表明,目前的生育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口将降至7亿以下。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人口在“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也就是说,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房价的高低,也许并不是最严峻的问题,我们更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人去购楼盘。
就像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说的那样,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需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我们应该做好之后的打算,做好面对狂欢之后退潮的局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