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演员表宋人在审美上兼容雅俗,统以文雅趣味,显示出极大的文化自信。在文人群体的带领下,宋代的审美文化走向了多元化、日常化与世俗化。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平等观念等时代特点。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宋代多元化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经验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宋代在继承前代艺术风格,开拓后世艺术革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将中国、东方乃至世界的古典美学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展览通过“士人”“女子”“儿童”“都市”四个角度,全方位呈现宋人的生活美学和精神世界,带领观众细细品味隽永绵长的宋代文化。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崇高地位。宁波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文蔚集,学风鼎盛,英才辈出,与百年西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次展览展出西泠印社宁波籍社员作品,旨在通过金石篆刻这一艺术形式,展现百年西泠的底蕴与传承,普及传统书画、篆刻等文化知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也是孕育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的大河之源。她被誉为“世界屋脊”“第三极”,虽原高路险,但并非与世隔绝,神秘而多元的西藏文化在这孕育成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西藏先民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与民族特色的璀璨文化。一件件精美的传世瑰宝,诉说着祖先的故事,传承着人类优秀的文明。众多来自历代中央政府的颁赐品,更是西藏和祖国内地紧密联系的历史见证。本次展览甄选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100件(套)典藏珍宝,时代上迄吐蕃、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充分展示千余年西藏文化艺术的精髓。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孕育了中华种类繁多、自成体系的美食菜系和风味独特的烹饪技艺,更是催生了繁复教化的礼仪制度和丰富多元的风俗习惯,承载着古人鲜明独到的生活情志、生存智慧和生命尊严。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不仅创造了形制精美的饮食器具、“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的饮食观念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制度,还衍化出一系列影响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哲学观念、政治智慧和科学思想。展览通过概括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特色,以120件(套)精美文物真实呈现古代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导广大观众细细品味“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味道,和“食以礼为先”的传统风尚!
此次展览共计展出200余件宁波博物院藏珍品文物。期望您能在温润有方、玲珑剔透的古代玉器,在精雕细琢的象牙犀角器,在清雅甘醇的墨香,在精彩绝伦的瓷器和巧夺天工的木雕中尽享这些文物的美,感悟中华文明的悠久与醇厚,更能从中真实地感受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我院深厚的文物集藏传统。
这里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绎,有于越人拓地三江的丰富遗存,有越窑青瓷的系列发现,有明州港城的奠基与发展;这里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宁波帮的故乡。碰撞与融合,学习与创新,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浓墨重彩的一章;在这里,发端于北宋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明清终于大家纷呈、影响天下……上下七千年,形成了宁波人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引领风气、善于经营的文化理念;纵横八万里,培育了宁波人面向海洋、目视寰宇、心胸广阔、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历史在这里变得鲜活,区域文化在这里得到诠释。
“阿拉”老宁波作为历史的片段与文化的符号,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根和脉,是地域文化经过历史风雨洗礼后留下来的不熄薪火,是宁波先人馈赠给我们的幸运礼物,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追忆、价值寻求和审美寄托。今天,当我们一起走进“阿拉”老宁波,在幽深光滑的青石路上徜徉;在朴实凝重的老房子里留连;在灵秀生韵的骨木镶嵌前驻足的时候,就是为了寻找生于斯、长于斯这令人梦牵魂绕的回家之路。
*活动需提前进行报名,请关注宁波博物院微信公众号(ningbomuseum),每周我们将提前发布报名信息,您可以通过微信进行报名,具体以报名微信为准。
本次展览全面地展示了国内各艺术高校的插图基础教学成果,参展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和湘南学院。展览作品多达七百余件,以高校为单位,按课程分类,呈现出了全国各艺术高校插图基础教学的现状,展现了插图专业基础教学建设的优秀成果。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宣传部主办,宁波市镇海区文联、宁波博物院承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