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油画》—介绍当代中国优秀的油画家及其作品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6 6:09:08 | 【字体:小 大】 |
杨子姗晒结婚证表现主义在中国已经是蔚为大观了,在这一点上似乎正与世界的潮流接轨。实际上,对中国老一辈的艺术家来说,德国的表现主义版画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结束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西方现代艺术逐渐被介绍进来。1981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展览”展出了美国的抽象艺术作品,这是较大规模的现代艺术展示,但当时的中国观众并不是很了解和理解这些艺术作品。1982年的“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展”是一个比较全面地展示德国表现主义版画的展览,展览同时发行一本画册,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间。
总体上说,从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中,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主要在观念与理论上。很少有哪个艺术家具体地模仿某种表现主义的风格,虽然表现主义不是一种统一的风格或运动。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表现主义还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画法。在1985年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上,四川画家秦明的作品《求雨的行列》和《流行的队伍》用近似表现主义的手法表现历史,尽管现实主义的题材没有变化,但新颖的风格很引人注意。 其实秦明的画法并不是来自德国表现主义,而是来自罗马尼亚画家巴巴的影响。秦明的作品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 反映了非学院的倾向,尤其在这种正规的展览和正统的题材上。巴巴的绘画是把严格的造型和形式的处理相结合,虚化了现实的环境,强化个性化的颜色和笔触,是一种现实主义中的现代风格,对于急于摆脱陈旧的学院规范,而又不至于太脱离学院的青年艺术家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就油画而言,市场的主流样式是波普和古典,尽管学院出来的油画家的作品风格大多是或强或弱的表现主义风格,但真正在市场上成功的表现主义画家极少。波普实际上是消解绘画,而现代意识又不可能回归古典的写实,一种新的样式,介于写实、波普和表现之间的里希特式的风格开始流行。老照片的模糊化处理、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公共图像的历史记忆,都在这种手法中表现出来。里希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表现主义画家,但德国的艺术如此长久地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影响,也是值得深思的。
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都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一种风格和样式还积极地存在于我们的绘画中,不过它们已磨合为中国的绘画语言,表现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中国的现实。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