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之少女除妖师今年5月,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干草堆》在纽约苏富比拍出了7.6亿(人民币)的高价,成为莫奈作品,也是印象派作品的最高拍卖记录。
画家之手为何就能点“草”成金?究竟是怎样的印象派让人们如此疯狂地热爱着?这还要从现代艺术的开端说起。
印象派,作为西方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派,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从古典到现代的重要转折,许多美术史学者都认为:印象主义就是现代艺术的开端。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现代主义精神,最初产生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经过启蒙主义和19世纪,在末期最终形成,也导致了西方艺术的突变。
这种突变,向内看,是古典艺术风格达到完美后,急需超越的内在规律;而当时的社会背景比如新的摄影技术发明、东方文化的流入则成为来自外部诱因。
具体来说,照相术的发明,对传统的古典主义写实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迫使西方绘画另辟蹊径,这条新的道路,冲着现代主义的方向,而印象主义则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细数印象派的画家,除了我们最熟悉的莫奈,还有很多大师,比如“对阳光下的女性肉体表现出情有独钟”的雷诺阿;多次踢馆欧洲主流艺术沙龙的印象派领军人物马奈;沉迷于芭蕾舞和现代都市主题的德加等等……
他们的绘画手法各有不同,但都受着同一种绘画观念的指引——对光与色的表现,对记录真实的追求。有趣的是,其中一些人表示不愿挂上“印象主义”的标签。事实上,“印象主义”这个名号,最初也是来自那些批评者的讽刺。而在经历了八届展览以后,“印象派”也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淡出。
今年,正值雷诺阿逝世100周年(刚刚过去的12月3日是他的忌辰),我们也邀请到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史教授李建群老师,为我们讲解《雷诺阿与印象主义》。
在这门课程中,你将会更深入地了解印象主义发生时的故事,李老师将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讲述印象派代表作品中所蕴含的理念、主张:
德加《舞蹈课》画布油画 85x75cm1873--1876年巴黎奥赛博物馆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会以更开阔的视野,带你发现画作之外的时代背景,比如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中产生活方式的普及如何影响西方艺术的发展,现代都市生活,尤其是巴黎这座城市与艺术家们互相成全的紧密关系等等。
李建群,资深西方美术史专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西方美术史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伦敦大学考陶尔美术学院、伦敦大学大学美术史系访学者,出版了美术史专著、论文、译文百余篇,考察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对西方艺术的名作和艺术大师如数家珍。
莫奈的风景画究竟有什么特点?以《鲁昂大教堂》、《印象·日出》、《睡莲》等作品为例分析。
其实,这也正是针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印象主义及以后的作品)的一种观看之道——我们无法单纯从画面本身汲取作品的全部,也无法使用同一种审美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作品,但这基于对无限接近艺术之美的渴望,而不是对某种评判标准的迷信。
因此,在10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新观看(课程文稿中配有所讲解的作品插图)那些曾震撼过无数人的大师之作吧,回到那些最初的印象,记起被感动过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