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甲《陪读妈妈》的主线剧情足以让这部剧成为“半部佳作”,也足以让我们换一个视角思考中国式亲子关系
前有《小别离》讨论究竟要不要把小孩子送出国的问题;后有《归去来》探讨留学生的生存模式的问题。
该剧以几位不同身份的陪读妈妈为切入点,讲述并探讨了留学生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理解与被理解、爱与被爱、付出与牺牲、养育与反哺的话题,颇为贴近现实。
如果忽略“三角恋”“职场阴谋”“狗血对撕”等可怕的副线剧情,《陪读妈妈》的主线剧情足以让这部剧成为“半部佳作”,也足以让我们换一个视角思考中国式亲子关系。
李娜和丁一一展现了中产家庭母亲和儿子的相处模式。李娜是化妆品公司老总,对儿子丁一一疏于管教。丁一一被爷爷奶奶带大,出国后不适应独立生活,出现各种状况,李娜去温哥华帮儿子解决纠纷后,决定留下来照顾他。丁一一搞出的各种幺蛾子让李娜疲于奔命,最后,还是到温哥华休假的爸爸丁致远机智地解决了母子矛盾。
陈莉莉和罗盼展现的是小康家庭选择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罗盼是交换生,除了学习,没有其他才艺和爱好,性格胆小怕事,在学校遭到霸凌。妈妈陈莉莉到温哥华边打黑工边照顾孩子。她认为儿子只有留在国外学习,才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为儿子设置了严格的作息表,督促他执行。事与愿违,母子两人屡屡出现心态失衡,陷入严重的焦虑。
胡媛媛和杨洋代表的是有钱人家的留学生活。胡媛媛是个与丈夫没感情的阔太太,在温哥华陪儿子读书时,办了一个“陪读妈妈互助会”,帮助不少陪读妈妈。杨洋成绩好,对朋友也热情,但他发现了胡媛媛的“奸情”,所以并不尊重其母,很多事情会和妈妈对着干。杨洋一向敬重父亲,但有一日,他同样发现了父亲的“奸情”,因此陷入崩溃。
夏天和戴安娜展现的是当地华人的生活。夏天是事业型女强人,从事房产经纪工作。她平时会热心帮助陪读妈妈们处理各种麻烦,这种性格也影响了女儿戴安娜。她教会女儿独立自强,勇于面对困难。
今年5月,《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家长对于小学阶段留学的意向已经达到了27%,初中阶段为29%,高中阶段为24%,留学低龄化趋势增加。
《陪读妈妈》聚焦的就是低龄留学生的各种焦虑,他们面对人在异乡的虚无感,面对青春期无法调和的躁动情绪,面对父母无条件的爱给他们增加的压力。
《陪读妈妈》回避了“留学有没有用”这个典型问题,而直接切入了低龄留学生与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出门在外,孩子如何面对文化的差异性,如何面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带来的压力,母亲如何适应完全陌生的异地生活……
这部剧看到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妈妈和孩子都不容易,他们始终在博弈,试图找到各自最舒适的位置。
爸爸们都在忙着赚钱养家,陪在子女身边的只能是妈妈。当妈妈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有孩子时,她们的价值需要得到证明,于是孩子就成了妈妈们证明自己的途径。
当青春期的孩子们发现,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只有妈妈时,他们也获得了挑战权威的可能性。
与《陪读妈妈》牵引出的亲子问题相似,最近的话题综艺《我家那小子》也遥相呼应,武艺、陈学冬、钱枫、朱雨辰四位单身男艺人的妈妈,对儿子的照顾、管教引发了网友热议。
《陪读妈妈》四个家庭里,除了独立女性夏天,其余三个母亲——李娜、陈莉莉、胡媛媛,都是成天围绕着儿子转,照料儿子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基本上失去自我。
在《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妈妈的状态和“陪读妈妈”的状态极其相似,她直言自己没有自我,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朱雨辰现在外出拍戏,朱妈妈会跟组做饭;当她发现朱雨辰在北京要自己做饭,觉得委屈了儿子,于是搬到北京照顾儿子;朱妈妈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给儿子熬养生梨汁,十年如一日……
最让观众不能忍的是,她会干预朱雨辰找老婆,她认为:“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
很多人对一位70岁的母亲有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想法表示理解,但几乎所有网友都认为这个观念不值得提倡。
宁静的观点也被不少人认同,她认为应该尊重朱妈妈的观念:“不管这个家庭的观念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你觉得能接受就嫁,接受不了就不要嫁。”
无论是《陪读妈妈》还是《我家那小子》都在告诉观众:亲子关系永远是互相促进、互相调和、互相妥协的结果,即便出了问题,也不应是一方的责任。
如果不行,就及时调整相处模式;如果当事人能坦然接受,何乐而不为呢?(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前有《小别离》讨论究竟要不要把小孩子送出国的问题;后有《归去来》探讨留学生的生存模式的问题。
该剧以几位不同身份的陪读妈妈为切入点,讲述并探讨了留学生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理解与被理解、爱与被爱、付出与牺牲、养育与反哺的话题,颇为贴近现实。
如果忽略“三角恋”“职场阴谋”“狗血对撕”等可怕的副线剧情,《陪读妈妈》的主线剧情足以让这部剧成为“半部佳作”,也足以让我们换一个视角思考中国式亲子关系。
李娜和丁一一展现了中产家庭母亲和儿子的相处模式。李娜是化妆品公司老总,对儿子丁一一疏于管教。丁一一被爷爷奶奶带大,出国后不适应独立生活,出现各种状况,李娜去温哥华帮儿子解决纠纷后,决定留下来照顾他。丁一一搞出的各种幺蛾子让李娜疲于奔命,最后,还是到温哥华休假的爸爸丁致远机智地解决了母子矛盾。
陈莉莉和罗盼展现的是小康家庭选择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罗盼是交换生,除了学习,没有其他才艺和爱好,性格胆小怕事,在学校遭到霸凌。妈妈陈莉莉到温哥华边打黑工边照顾孩子。她认为儿子只有留在国外学习,才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为儿子设置了严格的作息表,督促他执行。事与愿违,母子两人屡屡出现心态失衡,陷入严重的焦虑。
胡媛媛和杨洋代表的是有钱人家的留学生活。胡媛媛是个与丈夫没感情的阔太太,在温哥华陪儿子读书时,办了一个“陪读妈妈互助会”,帮助不少陪读妈妈。杨洋成绩好,对朋友也热情,但他发现了胡媛媛的“奸情”,所以并不尊重其母,很多事情会和妈妈对着干。杨洋一向敬重父亲,但有一日,他同样发现了父亲的“奸情”,因此陷入崩溃。
夏天和戴安娜展现的是当地华人的生活。夏天是事业型女强人,从事房产经纪工作。她平时会热心帮助陪读妈妈们处理各种麻烦,这种性格也影响了女儿戴安娜。她教会女儿独立自强,勇于面对困难。
今年5月,《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家长对于小学阶段留学的意向已经达到了27%,初中阶段为29%,高中阶段为24%,留学低龄化趋势增加。
《陪读妈妈》聚焦的就是低龄留学生的各种焦虑,他们面对人在异乡的虚无感,面对青春期无法调和的躁动情绪,面对父母无条件的爱给他们增加的压力。
《陪读妈妈》回避了“留学有没有用”这个典型问题,而直接切入了低龄留学生与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出门在外,孩子如何面对文化的差异性,如何面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带来的压力,母亲如何适应完全陌生的异地生活……
这部剧看到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妈妈和孩子都不容易,他们始终在博弈,试图找到各自最舒适的位置。
爸爸们都在忙着赚钱养家,陪在子女身边的只能是妈妈。当妈妈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有孩子时,她们的价值需要得到证明,于是孩子就成了妈妈们证明自己的途径。
当青春期的孩子们发现,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只有妈妈时,他们也获得了挑战权威的可能性。
与《陪读妈妈》牵引出的亲子问题相似,最近的话题综艺《我家那小子》也遥相呼应,武艺、陈学冬、钱枫、朱雨辰四位单身男艺人的妈妈,对儿子的照顾、管教引发了网友热议。
《陪读妈妈》四个家庭里,除了独立女性夏天,其余三个母亲——李娜、陈莉莉、胡媛媛,都是成天围绕着儿子转,照料儿子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基本上失去自我。
在《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妈妈的状态和“陪读妈妈”的状态极其相似,她直言自己没有自我,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朱雨辰现在外出拍戏,朱妈妈会跟组做饭;当她发现朱雨辰在北京要自己做饭,觉得委屈了儿子,于是搬到北京照顾儿子;朱妈妈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给儿子熬养生梨汁,十年如一日……
最让观众不能忍的是,她会干预朱雨辰找老婆,她认为:“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
很多人对一位70岁的母亲有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想法表示理解,但几乎所有网友都认为这个观念不值得提倡。
宁静的观点也被不少人认同,她认为应该尊重朱妈妈的观念:“不管这个家庭的观念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你觉得能接受就嫁,接受不了就不要嫁。”
无论是《陪读妈妈》还是《我家那小子》都在告诉观众:亲子关系永远是互相促进、互相调和、互相妥协的结果,即便出了问题,也不应是一方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