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三互助[摘 要] 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俄语谚语既有与汉语谚语相似之处,又有本民族独有的特色。为促进俄语谚语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文章以较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人体”谚语为例,从修辞、语义和文化背景三个角度对俄(1)为了在准确表达语义的同时令词汇具有丰富变化,俄汉“人体”谚语都注重同义词的使用。[4]272例如:
例9. Не хвали меня в очи, не брани за глаза.[5]
чужом глазу сучок видим, а в своем бревна не замечаем.
这两则谚语中,“очи”和“глаза”是同义词,都表示“眼睛、眼光”的含义;“видим”和“замечаем”是同义词,都表示“看见”的含义,避免了谚语用词的重复、单调、呆板,加强了谚语的表达效果,使词语富有变化的同时维持谚语原意。
这则谚语中,“测”和“量”是同义词,是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但是却令言语词汇具有丰富变化,加强了“人心深不可测”的表达效果。
(2)俄汉“人体”谚语在重视同义词的同时更注重反义词的使用,如生与死、大与小、善与恶、虚与实、冷与热等,通过反正对比达到突出语义的目的。[4]272 вещун —— чует добро и ходо.
这两则谚语中,“добро”和“ходо”是反义词,“В глаза”和“за глаза”是反义词,正反对比使谚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两则谚语中,“虚”和“实”是反义词,“热”和“冷”是反义词,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谚语的警示意味更加明显,令人印象深刻。
(3)大量使用数词和量词是俄汉“人体”谚语词汇使用的另一个特点。[4]273其中数词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如俄语谚语中“три” 、“семь” 和汉语谚语中的“三”“七”“九”“百”“千”“万”多为虚指,表示多数。例如:
这两则谚语中,“四个马蹄”和“一只手”都属于实指,通过使用现实中精准的数字突出谚语论断的真实性。
这两则谚语中,“семи нянек”和“千斤”都是虚指,前者强调数量虽多也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后者表达在承担责任之前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俄汉谚语都有“比喻”这一修辞格,具体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大类,“人体”谚语主要涉及明喻和暗喻两类。
明喻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其中俄语谚语的比喻词有как;как будто (бы); будто (бы) словно;подобный;похожий[6];汉语谚语比喻词有:像、似、如、若等,例如:
这两则谚语中,前者将“небывалые слова”比作“вода с гуся”,比喻词是“Как”,意在说明污蔑很快就会被人遗忘的;后者将“Поповское брюхо”比作“бёрдо(筘——织布机上的梳刷器)”,形容教士什么样的食物也不嫌弃,不拒绝,引申含义是讽刺教士的贪得无厌。
这两则谚语中,分别将口中的话比作蜜糖或莲花,将心中的想法比作黑漆或刀子,比喻某些人说话做事表里不一,面甜心苦。
暗喻没有比喻词,理解暗喻的基礎是了解谚语背后的典故。在俄语谚语中通常用破折号代替比喻词,而在汉语谚语中还可以用“是,成”替代比喻词,在“人体”谚语中较为常见。例如:
这两则谚语中,前者“глаз”是本体,“алмаз”是喻体,中间破折号代替比喻词,强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后者“ум”是本体,“царь”是喻体,中间破折号代替比喻词,意在强调人应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