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香囊、读诗词、学知识这个端午节在武汉科学技术馆以“玩”促“学”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28 11:45:25 | 【字体:小 大】 |
人来人往的反义词长江网讯(记者周庭怿 通讯员黄彦雄) 在武汉科学技术馆观看趣味科普剧,与好朋友一起参加知识竞答赛龙舟,再亲手制作一个“端午”香囊带回家,市民纷纷表示:“度过了不一样的端午节。”6月22日,“品读民俗 对话科学”武汉科学技术馆第五届科学天问节主题科普活动拉开序幕。
“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会在家门口挂艾草!”在“粽情端午 诗享欢乐”的活动现场,科普辅导员史梦娜引入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讲解了端午节的习俗特点。“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孩子们在科普辅导员的带领下声声诵读,以“童声”迎来节日的祝福。
风铃、香囊、龙舟…活动现场,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制作了“端午安康”香囊与龙舟。“香囊虽小,情谊万千。端午节人们佩戴香囊,不仅有辟邪驱瘟之意,还有襟头点缀之用。”史梦娜介绍了佩戴香囊的寓意,并分发材料,带领现场的小朋友制作。
来自鄂州的小郭(化名)手执铃铛,穿线缠绕,向长江网记者展现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香囊,“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制作完成的。把它挂在书包上,就像妈妈在陪伴我一样。”小郭(化名)说,妈妈平常工作非常忙碌,今天和妈妈一起来到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很开心。
和父母一起做香囊了解端午习俗,再与朋友一同知识竞答共赛龙舟。当天下午的临展厅,小朋友们化身“龙舟赛手”,五人一组协作组装大型龙舟,并“乘坐”龙舟参与科普知识问答。
“我知道!这是光线可逆原理!”“《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游戏环节中了解到不同的文化知识与科学常识。小郭妈妈告诉长江网记者,孩子能在科技馆以“玩”促“学”,颇具意义,“希望她能在生活中体验到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今后也会带她多参与此类集体活动”。
记者从武汉科学技术馆获悉,科学天问节主题科普活动旨在通过绚丽多彩的科学狂欢表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公众假期生活,“通过开展端午期间相关民俗主题科普活动,‘品读’端午节有关诗词,将中华民族节气文化和科技馆科普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挖掘其中的科学元素和科学人文知识,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据悉,本次活动将中华民族节气文化和科技馆科普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涵盖体验民俗文化科普实践课、“端午”科学龙舟赛、“对话科学”中英文双语讲解、KEKE老师故事会之《智慧船舶 大国之光》、科普小课堂之《认识宇宙的眼睛》、STEAM科学+之《会呼吸的肺》、皮影戏儿童科普剧等多种形式。活动持续至24日,市民可通过“武汉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扫码预约到馆,现场报名参与活动。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