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之寻道好像学龄期的孩子,永远都是“隔壁小明”最优秀。平时辅导家庭作业就已经“远交近攻”了,近期的空中课堂,更在一些家庭上演了“鸡飞狗跳”和“乌烟瘴气”。很多家长感叹:“看着孩子在家上课,实在是太伤感情了。到底该咋办呢!”
不可否认,空中课堂给了家长看到孩子更多缺点的机会。“咋办呢”三个字,透出家长众多的无奈。
很多家长在朋友圈、微信群询问,或是寻找咨询专业咨询,希望能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好把孩子“治一治”,但我想说:只关注和改变孩子的行为问题,是在控制孩子,而不是培养孩子。真正的培养孩子,是没有给谁都管用的“处方药”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各有差异,而每一个行为发生的背后都有其原因——动机的、情绪的、环境的,或仅仅是单纯的行为模仿等等。所以培养孩子,只能在懂孩子的基础上,因人施教。
以孩子写作业拖沓为例,在动机方面,可能是孩子认为写作业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觉得写作业太累;在环境方面,可能是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电视或者写作业的声音太大,从而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还可能是写作业时父母总提醒他喝水、吃水果,或者打断思路,告诉他哪儿写错了、哪儿写得不够规范;在心理方面,可能家长的催促给孩子形成了消极的心理暗示,也可能是家长的责备让孩子感觉到焦虑,要通过拖延来逃压力;也可能是父母正在争吵或者近期正在冷战,让孩子安不下心;在行为方面,可能是在脑海里想象家长不允许玩的电子游戏,可能是时间管理能力比较差;在生理方面,可能仅仅因为吃撑了或者是饿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的原因。
另外,家长在平时聊天时所表达出的观点,也都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认知。比如单位来了个研究生,干的也是低技术含量的活儿,学历再高又能怎样。或者在家里抱怨单位组织的学习太多太累令人厌烦,这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学习不仅没用,还是累人的负担,从而影响到孩子写作业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认真学习、好好写作业”的要求,自然是没有力量的。
家长所有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家长能获得孩子很好的配合,而有的家长“喊破喉咙都没有用”。对于后者,与其想着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不如借此机会去审视、修复和重塑亲子关系。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去理解孩子需求背后的形成原因。看到孩子的脆弱、孤独和无助,挖掘你所认为的孩子身上的缺点跟自己之间的关联,并试着从转变自身做起。毕竟,因为理解,才更懂得,也才能给到孩子真正的爱。同时,平心静气地去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孩子身上灵动的一面,以及孩子对家长深深的依恋和爱……
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看见”了孩子,也“看见”了自己。你给到孩子爱的同时,也给到了自己爱。亲子之间的亲密感建立起来了,各自的安全感也会提升。到那个时候,再去对孩子的行为模式建立规则时,就一切都好商量了。
如果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那么亲子关系就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坚实基础”。下面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你了解你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