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郑嘉颖吻戏一直以来,分拆、融资是企业某个业务成熟且被看好的重要标志,比如7月中旬微软旗下小冰分拆为独立公司。9月30日,百度旗下智能生活事业群组业务(以下简称“小度科技”)也宣布完成独立融资,估值200亿元。坊间甚至连小度科技下一步将寻求科创板上市的路径都已设想好。
论资本操作,独立融资、分拆上市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激励团队成员,一举多得。论业务发展,不管是小冰还是小度,都需要承担独立赚钱的任务,人工智能市场的细分潜力和变现模式,将是它们下一步亟待解决的必答题。
9月30日,百度宣布旗下小度科技签署了独立融资协议,由百度资本及CPE战略领投,IDG资本跟投,投后估值约200亿元。由于百度仍然拥有绝对控制权,预计小度科技的相关业务及财务数据,仍将继续在百度整体财报中披露。
小度科技成立于2018年3月,当时由百度“度秘事业部”、百度“硬件生态渠道部”和“Raven Studio工作室”共同组成。小度科技全面负责百度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小度助手(DuerOS)产品与技术创新,加速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落地,是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产品是小度智能音箱。
百度强调,完成融资后,百度依然保持对小度科技的绝对控制权。不过百度相关人士并未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此次融资的具体金额和百度对小度科技的持股比例。对于独立融资后,小度科技有没有独立上市的计划,百度相关人士也三缄其口。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则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独立融资的下一步就是为了分拆上市,“分拆上市一是为了获得外度投资,对于大股东百度是好事,不再是百度自己输血;二是分拆可以让管理团队获得股份,上市更能激励团队,对大家都有好处”。
至于分拆上市的目的地,业内人士不约而同的认为是科创板,原因是“给的估值更高”。有报道称,百度为让小度科技在科创板上市,组织结构已经做了一些调整。
不过,先于小度科技独立的小冰并没有走这条路径,至少看上去也不着急上市。自7月分拆为独立公司后,小冰没有披露独立融资的消息,市场中也未传出小冰有关资本层面的动静。而对于小冰分拆的原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猜测,“可能是小冰是微软内部算不上C位,小冰团队不想放弃干脆出来自己做”。
说到C位,小度科技之于百度是重要业务,但也不能算是唯一重点。百度发力人工智能赛道后,开辟了两个业务线:智能语音和自动驾驶,这两块业务也构成了外界审视百度人工智能发展的参考系。
由于人工智能业务需要巨额投入,坊间曾多次曝出百度欲拆分无人车业务独立融资。而目前,率先完成独立融资的却是另一块业务小度科技。
张孝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动驾驶是百度AI投入最大的一块,百度投入的时间、人力、资金等资源最多,可以说关系着百度的身家性命,是一定要自己养大的。如果说百度发家是依赖搜索引擎,未来的崛起就要依靠自动驾驶了”。
王超的关注点多在业务成熟度上,他认为“自动驾驶业务不成熟,距离实用还早。就算分拆也不一定能上市”。
根据第三方数据,小度科技拿得出手的成绩更多。来自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 2020年二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数据,亚马逊、谷歌和百度占据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前三,小度保持国内出货量第一位置。国际数据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智能音箱出货量显示,小度二季度及2020年上半年总出货量居全国第一。
尽管前有小冰后有小度,但分拆不是所有头部互联网智能语音类业务的选择,具体到主打智能音箱的天猫精灵、小米,目前都没有将该业务独立。
“这要看公司自己的安排。阿里现在所有业务都归拢在总公司,也不缺钱,靠母公司输送。小度也没有过多依赖百度体系输血了,需要独立赚钱”,王超提到的商业化,是智能语音助手也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需要长期摸索的问题。
不久前,百度CEO李彦宏预言,“5年之内,无人驾驶技术一定会进入规模化的商用阶段”,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
可以量化的是小冰团队商业负责人徐元春8月下旬宣布的:小冰商业化收入超过1亿元。此外,其他企业的商业化成绩,几乎都是秘密。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化正是小冰分拆的主要目的,“摘掉微软的帽子,小冰可以更方便变现”。小冰分拆后即披露具体收入,或许正印证了这一点。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0.2亿元一路上涨,预计到2020年该数据将达到497.4亿元。
具体到智能语音助手和自动驾驶行业,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说,智能语音助手的前景很好,也是诸多大厂投入巨资,但由于AI技术进展相对缓慢,智能语音助手要到达商业化应用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动驾驶在封闭区域内运行的问题大不,但要真正上路,比如在大城市运行,还比较遥远,张孝容坦言,“智能语音助手和自动驾驶在5年之内,都没有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