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a abramovi04行得春风,必有夏雨。在江南梅雨阵阵的时节,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也迎来了教育科研的满园热情。
6月23日下午,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走向“美境”:传承王兰语文教学思想的创新研究》,以及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升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微项目学习研究》《指向学科素养全面提升的小学语文“默会知识”的教学研究》《小学科学“大概念”教学的课例研究》等四个课题的开题论证会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举行。
应邀出席本次开题论证的专家有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全国科研型校长、《七彩语文》杂志社主编袁浩先生;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朱小琥先生;南京市教科所李亚平主任;南京市教科所洪超老师;栖霞区教科所饶赛华主任;玄武区教科所项平老师;玄武区教科所周萍老师;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周卫东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分校吴晓龙校长等。参加会议的还有相关课题组核心成员。本次论证会由区教科所项平老师主持。
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并对长小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予以肯定。接下来,分别在前楼会议室和三楼和谐之家两个会场有序开展课题论证会。
在前楼会议室,南师附小铁北分校宋尚琴老师就其课题《提升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微项目学习研究》的选题背景、意义、内涵进行论述。之后,课题专家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并分别就“微项目学习”的本质含义、探究价值、研究重点以及课题如何推进等方面,向宋老师提出卓有益处的建议。
《走向“美境”:传承王兰语文教学思想的创新研究》是对我校江苏省基础性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王兰“美丽语文”的创新与推广》的续进与深化,是在新的时代我校对王兰教育思想的丰富、传承和创新。郭东霞副校长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述。与会专家对课题开题报告的规范性和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予以高度评价并提出宝贵建议,对课题概念的表述,对“美境”的解读、对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及课题研究的关键点都给予了具体细致的指导和建议。专家精准而智慧的点评不仅让课题负责人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更加清晰的筹划,也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另一个会场中,两个课题的开题论证也热烈地进行着。赵昌竹老师主持的《默会知识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与张华老师主持的《小学科学“大概念”教学的课例研究》两个课题在和谐之家会议室进行开题论述。两位主持人分别就自己的课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市区各位专家对这两个课题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对课题的价值性、前瞻性、针对性都赞誉有加,同时也对研究内容的确定、预期成果的设定等部分提出了宝贵建议。
通过现场与专家的讨论交流,四个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进一步完善、补充和调整都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对按预期目标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有了方向和信心。
最后,周卫东校长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对专家们表示感谢,课题组将认真听取专家组意见,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调整完善研究报告,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力争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长小将以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勤于实践,乐于反思,善于总结,沿着科研兴校的道路,不断走向“美境”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