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之旅结局哈尔滨73岁的王大爷,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他打算把遗产全都留给侄女,百年后把智障儿子托付给她。然而,当王大爷来到公证处做公证时,却被公证员拒绝了。
原因是“智障儿子作为王大爷的法定继承人,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必须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于是,王大爷将财产重新进行了分配,把房产留给儿子,将40万存款遗赠给侄女丽娟,办理了遗嘱公证。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日益增多,因继承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就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
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减轻了老人们的很多麻烦,例如很多老人不识字、年老了认识不清,可以录像。
只要继承人不存在杀害被继承人、其他继承人等严重犯罪行为,则给予“犯错”继承人改正和被宽恕的机会。
不管子女们持有任何形式的遗嘱,只要有公证遗嘱的存在,那最终都会以公证遗嘱为准。新规定按照时间排序,哪个遗嘱最新就按照这个遗嘱执行。
这种情况指的是:财产表面上看来是属于被继承人的,实际上被继承人并不拥有全部的所有权,最常见的情况是夫妻共有财产。
一般来说,如果保险指定了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应该属于受益人,而不是被保险人的遗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不再将组织限定于集体所有制组织。
也就是说,老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自己信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包括养老机构也可以成为受遗赠的对象。给老年人老有所依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