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蓝特官网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教育观念对社会和教育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就是摒弃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落后的教育观,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教育观念,如终身教育观、教育主体观、教育民主观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通过教育内容的调整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和稳定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调整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引进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新理论、新方法是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如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闭路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都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教育管理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建立高质、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开放、民主的教育管理原则使用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素质、知识构成现代化和教育能力现代化等方面。
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把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强调要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再次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培养大批人才,就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多方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1997年,党的“十五大”深刻阐明: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方面推向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首次成了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2002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要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再次得到强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分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学科教学(化学)(调剂)拟录取名单
·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2023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311教育学综合试题答案解析汇总(中公考研版)
· 2023考研部分院校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试题答案及试题特点分析
· 首都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特点分析
· 河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特点分析
· [311教育学]2024教育学原理考研知识点: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311教育学]2024教育学原理考研知识点: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333教育硕士]2024中国教育史考研知识点: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 [333教育硕士]2024中国教育史考研知识点:“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 [333教育硕士]2024中国教育史考研知识点:“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 [311教育学]2024教育研究方法考研知识点: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 [311教育学]2024教育研究方法考研知识点:教育文献的收集基本过程
· [311教育学]2024教育研究方法考研知识点: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各地分公司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湖南辽宁吉林天津云南湖北河南福建安徽河北陕西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甘肃西藏大连黑龙江内蒙古扫一扫加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