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搁浅结局原标题:【悦读365】读格林斯潘回忆录有感 —— 谈谈对中国当代教育的看法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学校教育之外,补课是普遍现象,差生要补差、好学生要拔尖、中等生要提优,都有补课需求。平时晚上补课、周末补课、寒暑假补课,学生几乎很少有休息和游戏的时间。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经济上、精力上都背着沉重的负担。想方设法给孩子择校,找关系要花钱;找不到关系,买学区房更花钱,破破烂烂的学区房动辄几百万;校外补课费用也高,“学而思”、“书人”、“新东方”、“创新”等机构,一年开设4个学期,每门课每学期3000元左右的学费,一个小孩每年光补课费用就要5、6万,再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比赛、考试也要花不少钱。如果再给孩子上个兴趣班、特长班什么的,一年又要1、2万。花了钱不说,家长还要接送、陪同,准备衣食住行后勤服务,精力花费也很可观。你再生个二胎……
有人说,我就不相信这一套,我们小时候也没这样学,现在不也混得不错吗?呵呵,时代不同了,我们小时候是人人都不学,也没有条件学,也没有渠道学,所以大家基本也是公平竞争。现在是人家都学,你不学,你肯定落伍,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会陷入社会底层,只有跟着一起学才能实现基本的公平竞争。不信,你看看那些相对贫困、落后一些的地区的孩子们,他们的智力并不差,但如果没有国家政策保护,有几人能考上一本院校?走上社会后,还有谁来保护你?
实际上我们现在遇到的教育问题,日本早就遇见了。我们现在社会上的反对、质疑现行教育制度的呼声,日本人早就喊过了。在日本想找个好工作,就得是名牌大学毕业,甚至还会追问中学、小学是不是毕业于名校。日本人的近视率也是非常之高的,连飞行员都戴眼镜。我们现在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也有很多是借鉴当年日本政府的举措,比如知名小学、中学的校长和名师要定期去其他学校流动等等。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韩国。
如此激烈是国内竞争或者说社会内部竞争,在宏观上导致什么结果呢?那就是整个社会和国家飞速的发展和超越。
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谈到国民教育问题时,对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深表忧虑。格林斯潘说道,美国的大学教育是世界上第一流的,但美国的中小学是世界上第四流的。所以美国现在完全依赖从其他国家挖掘和收买人才,送到美国大学培养,之后为美国所用,而美国自己无法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没有中国人、印度人的美国科研团队,几乎很难搞出成果。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亚国家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个奇迹。无论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差的基础起点,实现了如此大幅度的发展,超越了世界大多数地区,飞速追近领先发展了240余年的欧美发达国家,其核心原因就是学习能力,是整个社会、全体国民的学习能力。而这种整体学习能力,恰恰是东亚国家特有的教育体制塑造的。
格林斯潘认为,正是我们国人目前感觉太过残忍、异常激烈的教育竞争制度和环境,才让东亚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快速提升,培养了充盈的人力资源,即使在第一流人才被发达国家挖走之后,剩下的第二、第三流人才依然能够担负起国家发展、创新的需要。这就是东亚奇迹的成功关键之所在。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了,按照“康德纳季耶夫波动周期”或“熊彼特创新周期”的划分方法,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4个60年左右的大周期,目前正处在第5周期的衰退转萧条阶段。回顾之前的四个半周期,众多国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兴衰荣辱,堪为前鉴。伴随着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沉没,英国完成超越,成为世界主导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成功超越,成为主导国;拿破仑时代的法国、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20世纪下半叶的日本,都曾是雄心勃勃的追赶国,但他们试图超越英美的努力,都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伴随着战争的失败或经济的衰落,这些国家都只能吞下失去部分主权,和经济一蹶不振的苦果。更让人想象不到的还有南美洲的发展史。19世纪后半叶,秘鲁首都利马的市民不仅用银质的餐具进食,连炒菜的锅铲都是银质的,现在的秘鲁呢?1900年的时候,阿根廷曾是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富裕国家,社会文明程度也很高,沿用至今的人类指纹技术就是他们发明的,现在的阿根廷呢?
地球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过上轻松、富裕、快乐和有尊严的生活,只是痴人说梦的乌托邦。令人向往的所谓发达国家生活方式,是靠贫困和落后的国家提供资源,发展中国家提供辛勤劳动,以及全世界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省吃俭用来支撑的。数千年来,人类社会的真谛就是二八定律。
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将进入第7个康波周期,从现在起,接下来的15年是萧条的15年,世界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中美之间的较量,贸易战和相关区域局部战争将不可避免。美国正在走向衰落,中国能否超越?
好日子人人都想过,但好日子是靠奋斗争取来的。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面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中国人除了勇敢面对,勤奋努力以外,别无出路。现在的孩子们,正是15年后中国社会的主力人群——顶梁柱。古语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上天已经把超越美欧的历史性机遇放在了当代中国人的面前,如果抓不住,美欧经济复兴之后,还将是世界的中心,东亚仍将处于外围国家的地位,即使运气好的线年,才有第二次超越的机会。
孩子们,努力吧,是为了你们自己和你们的下一代;家长们,别抱怨,我们是300年来第一代挑战世界的中国人!还是那句话: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