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世界选美小姐传统教育模式,在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压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等问题。教育信息化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与随时参与性,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促进学校管理角色的升级,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现代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必然的选择。郴州市六中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提出“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推手,内强学生核心素养,外树学校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发展方略,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取得大量成绩。
传统教育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口授、布置课后作业、划重点、测验等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教授者”,这种模式存在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压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等问题。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主张。教育现代化更要求学校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师必须由“知识提供者”向教学方法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者和课堂的掌控者转变。而教育信息化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与[1]随时参与性,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促进学校管理角色的升级,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现代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必然的选择。
当前,教育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与教育现代化相对落后两种局面共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一个焦点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指出:“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和学生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法推广,调动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使信息化教学成为新常态[1]。
郴州市六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提出“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推手,内强学生核心素养,外树学校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发展方略。
近年来,郴州市六中合理规划严谨布局,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校园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学校教育教学与校园信息化建设齐头并进,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公益功能大为提升,优质义务教育惠及广大民众。
郴州市六中立足实际,精心布局,率先建立起以“需求为先导,以应用为核心,逐步整合各项资源”的校园信息化战略发展模式。校园信息化的建设非一日可以完成,郴州市六中根据学校实际,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开始投入之初,就深思熟虑、整体布局、统一规划,以保持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可持续性,同时学校强调以“应用”为核心,要求教研政务教务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实现信息化管理,架起部门与教师部门与部门之间快速沟通桥梁,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为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支持,创新了管理机制;同时力求满足不同师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应用”核心还能丰富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让普通课堂变成智慧课堂,让传统教育变成现代化教育,最终形成统一高效的校园信息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郴州市六中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学校斥数十万资金装备了两套校园CCTV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安全网络全覆盖,确保师生安全,同时建成了校园官方网站、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每班装备计算机教室和班班通(短焦电子白板)系统、南北校区各设立一个中心机房并配备防雷系统,接入百兆光纤,重新改装2间多媒体会议室,2间可视化语音室,1间多媒体阶梯教室(报告厅)。同时学校还投入近百万元资金为每位教师配发了l台手提电脑,实现了教师办公区WIFI信号全覆盖。学校还适应微型课要求建立了演(录)播室,学校管理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无纸化方向发展。硬件建设的大步伐为学校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
信息化时代,一所单位的窗口和脸面由校门变成了学校官方网站综合平台。近年来,郴州市六中重新设计改造原有校园网,以简洁大方,清晰流畅为目标,校园网站焕然一新。改造后的校园网登入后可以快速便捷地查看通知、浏览校务、交流信息、下载资源、参与论坛互动等。学校动态部分包含学校各部门各年级最新发生的校园新闻、学校各类公开通知公告等信息,为家长和关注学校的各界人士及时了解学校管理和建设的情况提供便利。郴州市六中还整合微信、微博、家校通等各信息化平台,建立起多位一体的学校官方网站综合平台,使师生的日常活动实现了信息化,传统课堂的沟通方式已向全新的信息化交流方式转变。校园网站综合平台已日益成为家长与学校沟通、学生间个人交往的重要平台。据悉,郴州市六中还将继续加大投入与完善校园网站的建设,学校将与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建立“名优教师教学资源库”,将名优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实录微课、优质课件、教案、课题等汇集起来供全校师生共享,并适时对外开放。
校园信息化首先是教学课堂的信息化。近年来,郴州市六中以中考改革和教改课改为契机,引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智慧化课堂模式,大力推行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在部分班级率先开通智慧教室。现在,智慧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课堂上教学重难点、视频、素材、例题、师生互动全在平板上完成,教师随时监控学生上课状态,课后作业、答疑、教师作业批改、学生作业更正也全部在智慧课堂上进行。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摆脱了传统课堂束缚,课堂讲解、课后复习与师生互动答疑效率都极大提高。这种教师随时“在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师生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褒扬,为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近十年来,我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巨变已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和变化。首先,体现在教师专业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和教师课堂备课方式的变化。利用智能办公系统和各种网络培训,为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方便快捷通道,利用手机、平板以及电脑上网搜寻教学资源、组卷、阅卷、答疑、集体备课研讨等已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工作技能,有效增加了教师知识储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成为郴州市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校园信息化创新了教研资源的存储、交流模式,创新了教师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师培训和教研模式。郴州市六中各教研组建立了自己的教研组群,很多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甚至是“工作室”,教师们“足不出户”在网上开展交流互动、发起讨论、答疑点评、集体备课,基本实现了教研的随时化、碎片化。无论是掌握信息技术较多的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熟练使用多媒体特别是电子白板方式,己成为普遍现象,多媒体方便快捷,包含吸引学生兴趣的动画、图像、声音、文字,还能同时存储大量知识等信息功能优势发挥到极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供了可能。
刚刚过去的2016年,湖南省信息技术教学比赛暨观摩会在郴州市六中举行,这是郴州市六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省起示范性作用的重要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减轻了师生负担,促进了学生核心素质的建立与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稳步提高,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截至2016年,郴州市六中连续6年获郴州市中考教学质量优胜奖,2016年获得郴州市委市政府100万元奖金。近年来还先后获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湖南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示范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等多项省部级教育信息化相关荣誉。郴州市六中正以矫健步伐行走在崭新的教育信息化大道上,我们相信,未来它还将会开出更美丽灿烂的花朵,结出更健康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