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平大校党课是加强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党课教育对提升党员个人素质素养、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提高党课针对性、趣味性、时效性,让党员听得懂、听得进、有收获,让农村党课更有“农味儿”,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要贴近农村生产生活、讲出农村农民家常话、讲好农业农村故事,让党课“活”起来、党员“动”起来走“新”更入“心”。
贴近农村生产生活,让农村党课“农味”深扎根。端端正正坐在会议室、一板一眼讲着资料册,难免让农村党课“刻板”、浮于在表面。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近年来 ,一场场 “院坝党课、流动党课、田间党课”来到了基层党员的身边,式上、行动上的“接地气”不仅提升了党课的感染力,更提升了农村党员的凝聚力。把“农村院落”当课堂,要在形式上有“烟火气”, 积极组织基层党员到田间阡陌走一走、 到农民家中坐一坐、到大棚菜地看一看,在灵活选择授课地点中,推动党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产生活,在方便学员上课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真正让党课深深扎根农村,让党课的魅力绽放于人们的心中,汇聚人心。
讲出农村农民“家常话”,让农村党课“农味”广交流。打造一堂“问答互动式”的“固定”党课,增加“实在感”更添“趣味性”。授课内容要有滋有味,突出党味”,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党的历史、党的故事、党的精神进行授课,精选内容、细挑素材;授课语言要有声有色,要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语言要“接地气”, 少用专业术语,多用白话士话,确保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授课方式要有形有趣,既要让党员“动起来”, 也要让其“静下来”,在传统党课“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多些情景式、互动式、访谈式、“点菜式” 授课,多用视频素材、典型案例、经典名句等穿插其中,也可以现场问答、互动交流,一来一往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增加授课的鲜活感和趣味性,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让党课活起来、党味浓起来、党性强起来。
讲好农业农村故事,让农村党课“农味”有回味。脱离实际讲党课难免造成“空中楼阁”,难免令党员“入耳不入心”,产生不了实际作用。农村党课要获得农村党员认同感,教育影响党员发挥作用,就应该学会讲好农业农村故事,以事生情、以情入理、以理化人,让党员感同身受,激发党员担当干事蓬勃朝气和带头带领精气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农村党课必要聚焦得民心、赢民心的基层农业农村创新实践,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的阶段性成就,用农村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和实干实绩,给基层党员群众鼓劲加油、凝心聚力。农村党课要努力把党员在农业农村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提炼出来,讲深讲透,聚力推进党员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推动具体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