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时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46)【如何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23 22:53:56 | 【字体:小 大】 |
致青春小说在线阅读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有关方面组织编写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一书。该书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论断,对100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答,系统全面阐释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察右前旗融媒体中心95.5兆赫新闻综合广播即日起对全书逐条进行解读,敬请收听。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战略部署。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党的教育方针百年薪火相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始终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拥护中国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作出的深刻阐释,充分显示了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成为指引人民教育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的光辉灯塔。
第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决定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发,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系列部署置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全局谋划之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政策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于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等各方面,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方面不断开拓前进。
第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全党全社会应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凝聚强大合力。当前,要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阵地的作用,把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落实到位。习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社会是人谋生发展、相互交往的基本环境,三者构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链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就是要求学校系统、家庭家长、社区社会、职场及网络等各方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协调运动,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巩固立德树人成果,帮助所有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