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真熙6月8日,有网友称,四川成都太古里因“国企领导和异性牵手被街拍”一事,设立提示牌禁止街拍。
当日,记者实地探访成都太古里,注意到确有提示牌,但工作人员称提示牌已设立多年,目前太古里个人可自由拍摄,商业拍摄需提前申请。
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成都太古里竖立了一张黄色提示牌,写着“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肖像权”字样。有网友称,这是太古里因为“国企领导和异性牵手被街拍”一事而设立。
6月8日,记者到太古里实地探访,发现路口立着该黄色提示牌,提示牌还写有“不支持任何侵犯消费者肖像权、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拍摄;不允许任何未经我司许可的商业拍摄;不允许任何遮挡租户店铺视线范围的拍摄”。客服人员表示,该提示牌已经设立多年。
记者在太古里看到,路边有多位拿着长焦镜头的摄影师,会偶尔拿起相机拍摄路人。摄影师拍摄时并不会阻拦路人正常行走,大部分被拍者并未明确表示拒绝,有路人摆手表示拒绝后,摄影师便放下相机,并未追着拍摄或偷拍。记者注意到,在摄影师拍摄路人时,会有安保人员靠近,但没有明确阻拦行为。
成都太古里服务中心客服人员表示,所有的商业拍摄都需要申请,获得拍摄许可证才能进行,但对个人拍摄并无特别限制,如果拍摄影响到了他人或店铺经营,将会有工作人员劝导。
太古里管理方客服人员提供的拍摄申请卡显示,电商产品的有关拍摄,婚纱、个人写真等商业拍摄都是明确禁止的。
不仅是直播的人多,很多摄影师也会在安福路上搜寻自己的目标。他们的拍摄对象不一定时髦,但一定要穿搭有特色,或骑车、或牵狗,或捧着一束花,烟火气和海派味缺一不可。
一方面,街拍成就了安福路在社交网络上的高涨人气,展示了这条街道沉淀的历史人文魅力,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
但另一方面,部分街拍行为令很多安福路居民们不满,“我们以前那么安静的一条路,现在满大街拍照的、各种各样走秀的”,“还有那种穿得像皇帝一样衣服的,在这里大摇大摆,希望别人拍他”。
居民对此种种有些不适应,“以前白天还是会上街的,现在都是晚上八九点以后才会出来。”
小陈,90后,2018年从原单位离职后,做了一名专职街拍摄影师——他也是杭州最早的一批街拍摄影师。
“那两个人(胡某勇和董某某),当时有很多摄影同行都拍了,也有人上传到网上,被人投诉后,有的摄影师就把作品下架了。后来另一位摄影同行拍的照片在网上传开了。”
“他们可能完全没想到,这些街拍摄影师大部分都有商业目的,人家肯定是要把照片发到网上,而且要争取最大流量的。”
日前,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飞速崛起,小陈看到了背后的商机,觉得街拍应该是短视频为摄影行业带来的风口。
刚开始,小陈每天背着相机,徘徊在杭州湖滨一带,附近高档商场多,人流量大,经常有漂亮时尚的女孩经过。“漂亮女孩子嘛,大家都爱看,先把流量做起来。”
看到漂亮女孩,小陈就去拍,只要对方不拒绝,通常都能顺利拍摄通过,有些女孩不愿意被拍,小陈自然会找下一个拍摄对象。
“拍好之后发到我的抖音账号上,有的女孩看到后,觉得不合适,也会找到我,或者直接通过平台举报,那我就删掉。”
“刚开始就是天天在那边守着,等漂亮女孩出现,后来流量起来了,一些网红和机构主动找来合作。”
小陈一个人忙不过来,开始招摄影、剪辑、文案等,组建了团队,注册、复制相同风格的账号。
“除了抖音,我在其他平台也都注册了号,反正就是街拍好了,视频剪辑好了,往各个平台分发。”最高峰时,小陈和他的团队共有100多个类似账号。“账号做成了矩阵之后,就开始不断接广告,做成商业拍摄。”
小陈说,通常商业拍摄分两种,一种是邀请几十上百万粉丝的“网红”,对方本身就自带流量,双方合作达成商业目的。另一种是品牌方为了推广某个产品,这样就要自己找模特,“找长期合作的模特,来展示品牌方推广的产品,产品可以挂在视频链接上,我们根据流量提成。”
2019年6月,杭州街拍摄影师小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街拍的火爆主要还是因为抖音,微博没法走流量路线,就算千万粉丝的大号,最多只能卖三十单,而抖音上的流量可以导入淘宝店,直接变现,“商家一般能给20%-40%的提成,有圈内的朋友一个热门视频,就带了两万件货。”
当时一家杭州传媒公司CEO坦言,通过短视频看到的每一个街拍达人或网红,基本上都经过精心安装。“从发型、服装、配饰、鞋包、化妆品,甚至手里的一杯饮料,都可能是商业植入。”
记者问小陈,既然你说街拍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却发生了因为街拍引起的最大社会新闻,作为专业人士,你分析是什么原因?
小陈想了想说,“应该是这两个人对街拍背后的商业逻辑并不了解吧。他们可能以为就是几个人拍着玩玩,自己电脑上看看,最多朋友圈发发。从女的表情和动作看,可能心里还有点小得意,就像当年我在湖滨街拍,有的女孩子走过来看你不拍她,还专门转个身再走一遍。那个男的可能谨慎一点,可是也没觉得有多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