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在汉武帝国脊椎动物向陆地过渡中所涉及的形态变化(包括它们出现的次序)的细节非常少见。化石记录太粗略,不能给出每个特征的时间线,但通过分析泥盆纪化石Tiktaalik roseae(鱼类和四足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脑壳的多个标本,Downs等人填补了这些空白中的其中一些。虽然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是原始的,但T. roseae的一些特征接近四足动物状态。而且,参照关于Tiktaalik形态的这一新观点,从鳍状化石形式向肢状化石形式的过渡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神经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小儿癌症。这种疾病有一个强烈的家族联系,而且30年以前科学家就曾预测,这种疾病有一个遗传元素。现在,四个研究小组报告,他们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酪氨酸受体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中发现了多种突变。ALK充当神经母细胞瘤的一种易患基因,而且体细胞点突变是在零星的神经母细胞瘤病例中出现的。这些突变有助于提高ALK的激酶活性,在体内可改变细胞和显示致瘤活性。ALK抑制药物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所以有可能用作抗癌药物。
不相关个体之间合作的演化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都是一个谜。更深了解这一现象的一个可能的障碍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验工作者有各行其是的倾向。Bshary等人通过将博弈理论模拟方法、野外观测和实验验证在一项关于合作现象的一个迄今尚未有人探索过的问题的研究中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理论与实验的脱离,而他们所研究的这个问题是名为“半拟隆头鱼”的“医生鱼”(或称“清洁鱼”)与它们的客户鱼的稳定雌雄对之间的清洁互助关系。理论预测,两个服务提供者应当比单个服务提供者向其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只要它们相互合作就行。野外观测和实验都证实了该模型预测。一对“医生鱼”成功的关键是这样一个事实:当一个清洁者从其客户身上吃掉皮外寄生虫时,另一个可继续进行其所喜欢的欺骗行为,即吃其客户的粘液,与此同时仍可保证客户满意。
酵母基因组分析表明,从有丝分裂向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的转化与基因表达谱所发生的一个骤变有关。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的一种蛋白是细胞周期蛋白Rem1,该蛋白增强减数分裂前的基因内重组,保证减数分裂的顺利进行。现在,Moldon等人发现,Rem1在裂殖酵母Saccharomyces pombe中的表达不仅在转录层面上受控,而且也被接合控制。在有丝分裂细胞中,Fkh2转录因子与Rem1启动子的结合会产生一个能留住其内含子(introns)的转录,从而只会有一个短蛋白产生,该蛋白影响重组水平。在减数分裂细胞中,一个减数分裂特定的转录因子Mei4与Rem1启动子的结合会导致Rem1的接合,并产生活性细胞周期蛋白。所以,两个转录因子可对同一基因的接合进行不同的修饰。
据10月9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承蒙多巴胺受体基因之惠,脑子对某一可口奶昔的反应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体重增加,而其他人则能维持瘦的状态。在对年轻女性进行的某一新的研究中,一种特别的多巴胺D2 受体基因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在第一次品尝测试实验之后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体重的增长情况。脑子的背侧纹状体会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以作为对进食所做出的反应,而多巴胺释放量与食物所带来的快感程度相对应。但是在肥胖的人中,这一多巴胺反应由于其体内多巴胺受体较少而似乎变得迟缓,也许由此而导致人们过多地进食以弥补快感的下降。Eric Stice 及其同僚应用脑成像技术观察女性对巧克力奶昔或一种模拟唾液的“无味道溶液”的反应。在品尝测试期间,肥胖者的背侧纹状态较不活跃,而携带A1 型纹状体多巴胺D2 受体基因者对奶昔的反应最为迟钝。研究人员发现,带有A1 基因的妇女同时也最有可能在紧接着的一年时间中体重有所增加。
在与《科学》杂志主编进行的一场两小时的会谈中,中国总理表示希望增加基础研究的投资,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将能源消耗每年降低4%,改善食品安全,并利用科学帮助贫困人口。
与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的会谈将发表在2008年10月1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写的一篇社论以及关于中国科学技术的一篇新闻将发表于未来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科学》杂志是由非营利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告诉艾伯茨说。把基础科学研究描述成创新的“源泉和驱动力”。“但是我认为[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仍然不足。”
艾伯茨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他说中国的科学技术部报告说中国对科学的总投资的5%被用于基础研究。相比之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报告说2007年美国对科学的总投资的17.5%被用于基础研究 。
但是根据学术论文和专利数量衡量,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科学成就近年来已经急剧攀升。此外,艾伯茨在回到华盛顿特区之后还说,他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见到的学生的优异才华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艾伯茨的中国之旅过程中,一位和艾伯茨交谈的学生说,例如,在某一个省有50万年轻人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只有70%能被录取。
艾伯茨访问北京是为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发表演讲。《科学》杂志的亚洲新闻编辑石磊(Richard Stone)和他一起参加了这场与中国总理以及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不寻常的会谈。陈竺在安排这次会谈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杂志的特约记者郝炘也参加了这次会谈。
是一位专业地质学家,他管理着中国政府,而且与国家主席密切合作,他的谈话“明显体现了他对科学和技术的热情以及他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核心重要性,”艾伯茨说。
例如,当被问及中国近来的奶粉污染事件的时候,说生产厂家和政府都必须担负起防止食品未来再被污染的责任。“我们对这次奶粉事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我再次严肃地强调,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
说,所有的食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特别是出口食品必须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他还说,卫生部已经被确定为食品监管的主要部门。
还承认中国在实现更加环境友好的实践方面面临着挑战,而他承诺中国将继续做出改进。“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必须伴随着能源消耗降低4%,”他说,“以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减少2%。”
指出,中国成为工业国只有几十年时间,但是他也指出:“我们如今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保护环境的]责任”。中国的煤炭产量目前超过了每年25亿吨。“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将无法持续下去,”说。
艾伯茨向祝贺了中国近来在航天任务上取得的成功。这位《科学》杂志的主编还进一步提出科学和科学外交可以成为重要的工具,用于帮助缓和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关系,因为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承担着促进人类福利的共同目标。
对此表示同意。他表示:“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在下令对2008年5月12日灾难性的汶川地震进行救援的时候应用了他接受的科学训练。在他与艾伯茨的谈话中,描述了他的灾难响应和帮助防止未来地震破坏的四个优先任务。第一个优先任务是帮助人民,说, 8万人从地震的瓦砾中被营救了出来。他说他的第二个优先任务是改善余震的监测。第三个优先任务是防止“地震湖”崩溃。说,蓄水3亿立方米、威胁着绵阳的唐家山地震堰塞湖已经成功排险。说他的第四个优先任务是在灾害重建的时候防止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出现疾病。
艾伯茨与的会谈还涉及了中国的“科学发展观”。解释说,中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的科学举措的核心有几个基本原则。
他特别指出,中国发展的任何规划都必须通过寻求增进物质和文化的繁荣从而把人放在第一位。此外,还倡导“全面发展”,他将其描述为包括了经济和政治改革或者说进步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他还说中国将尽力寻求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并平衡经济中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最后,他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解决用有限资源支撑13亿人口的固有挑战。
指出,创新“需要从娃娃抓起,”他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还强调学生必须培养科学伦理,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并宽容失败。”承诺“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动摇”。
和艾伯茨都谈到了科学教育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改变生活的科学进步和国与国之间的更好谅解的重要性。
巧合的是,和艾伯茨的会谈也正值AAAS的首个科学代表团访问中国30周年,也是《科学》杂志的北京分社成立1周年。
在此次会谈进行之际,AAAS在中国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活动。AAAS的前主席、密苏里植物园的Peter Raven与此同时访问了中国,首次进行AAAS—中国科学院关于可持续性的专场讲座。AAAS的国际合作主任兼新成立的AAAS科学外交中心副主任Tom Wang也参与了他的这次旅行。负责运行AAAS的EurekAlert!中文版网站的马凯琳(Catherine Matacic)当时也在北京,她协调组织了被认为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关于《科学》杂志一篇论文的新闻发布会。
《科学》杂志的这场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把重点放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上,这组科学家得出结论说转基因棉花可以有效减少棉铃虫的数量,而且似乎还能造福其他作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吴孔明、陆宴辉和封洪强进行的这项研究是中国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优秀研究的一个最新例子。《科学》杂志的编辑每年从全世界收到大约1.2万篇投稿。其中7%到8%的投稿,也就是840到960篇论文,最终会在接受了严格的同行评议之后被同意发表。《科学》杂志的副执行编辑Brooks Hanson说,《科学》杂志在2007年发表了大约30篇作者或共同作者是中国科学家的论文。
艾伯茨是美国科学院荣誉退休院长,他还曾在1993年到2005年期间担任美国国家科研理事会的主席,他对科学教育和国际科学合作特别感兴趣。
“布鲁斯艾伯茨在担任了多年的国际科学领袖之后加入了AAAS和《科学》杂志。他的活动已经造就了和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外国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人之间的合作关系,”AAAS的首席执行官兼《科学》杂志的执行出版人Alan I. Leshner说。“其中的一个联系帮助推动了与中国总理的会谈。我们也很荣幸地拥有石磊这样的获奖记者,他在中国的科学界和新闻界受到了很好的尊重,因此可以帮助为这种独特的会见建立合适的联系。”
自从2007年10月《科学》杂志成立北京分社以来,石磊已经报道了那场灾难性的地震等重大事件。他的报道确保了来自中国的新闻和特写文章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科学》杂志上。通过担任中国的英语电视频道——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9套节目的客座评论员,他还寻求提高《科学》杂志在中国的知名度。石磊说,在北京市中心的政府领导人的建筑群内见到令他感到激动和荣幸。“我无法想象我们在中国的头一年还有什么结局会比这更好,”他说。
在2007年,AAAS的首席国际官Vaughan Turekian和Wang帮助与中国的两个主要科学机构正式签订了协议,勾勒出了与出版、科学教育、可持续性、科学政策和女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机会方面的合作规划。除了诸多举措,AAAS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协议还呼吁合作翻译和传播教育材料和高影响力的《科学》论文。
“这次会谈表明了中国最高层官员对作为他们的更大的发展计划的关键驱动力的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Turekian说。“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领导人愿意用这样的时间会见一位外国科学家。AAAS和《科学》对获得这样的机会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