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火星探测、自供电软机器人等入选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4 21:11:17 | 【字体:小 大】 |
郎朗纽约旅游大使2月28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火星探测、自供电软机器人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
在这10项重大科学进展中,【机器人大讲堂】详细报道过其中2项,即时发布过其中4项的新闻,下文为大家整理详细相关信息。
2021年,这10项重大科技进展从310项推荐的科学研究进展中“过关斩将”,并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原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及项目首席科学家等35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网上投票,最终脱颖而出,成为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2021 年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任务采用了“气动减速-伞降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四级串联减速技术路线,建立了设计迭代改进流程和多学科综合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应对故障工况和进入条件极限拉偏下的安全着陆能力。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深海机器人与装备需要高强度金属耐压外壳或压力补偿系统来保护内部机电系统。浙江大学李铁风等从深海狮子鱼“头部骨骼分散融合在软组织中”这一生理特性提取仿生灵感,揭示了深海极端压力条件下软机器人功能器件破坏及驱动失效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硬质器件分散融入软基体实现内应力调控的方法,以及适应深海低温、高压环境的电驱动人工肌肉融合制造方法;建立了万米深海软机器人的系统构造方法和驱动理论。所研制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 10900 米海底深潜和驱动,在南海海平面以下 3224 米实现深海航行。该研究大幅降低了深海机器人的重量及经济成本,推动了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