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神续集2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表格很长,但我们浏览一下却发现,上涨的城市居多,下跌的居少。
很多人疑惑,不是很多新闻指出,今年的楼市比较困难吗?多地还相继发布房地产行业救市政策。怎么1月份的数据,整体还是上涨的呢?
这里,笔者需要解释一二。统计局的数据,来源是70个城市1月份的备案数据,而备案数据显然是滞后于成交数据的。所以,2月份的数据,才能线月份的情况。之所以写下这段小文字,是因为笔者朋友圈里,不乏大肆鼓吹者:“看,统计局的数据,房价还一直在涨,所以该买就买,别犹豫。”这是利用认知不对称在炒作,我认为大可不必。
一手房与二手房,有些时候是一荣共荣、一损共损,有些时候则是互不对付。我们来举例说明。
一荣俱荣:当市场处于牛市、旺季,即意味着需求井喷。有人选择买新房,有人选择买二手房。这个很容易理解。
一损俱损:当市场处于大熊市,即意味着甭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是过剩的,都不好卖。
互不对付:这种互不对付,一般是动态的。比如从牛市往熊市发展时,二手房会率先被抽血。一手房选择促销、降价等方式,吸引原本看二手房的客户入场。比如这次突然事件,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手房售楼处关闭,二手房门店关闭。一下子,两个市场都没有血液输入,市场出现熊市征兆。这时候,很多房企开展线上卖房,亮出的第一个杀手锏便是:我降价!于是,二手房本来已经没有血液输入,还被倒抽血。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到复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这其实也反映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当新房市场还在要求自我繁荣的阶段,炒房者其实是挺危险的。因为,只有新房市场好的时候,你可以一起分蛋糕。但如果蛋糕缩小了,那对不起,我得先顾着自己的新房市场。炒房人,留给你们的市场点,真的不多了。
贝壳研究院2月份发布的今年1月份重点城市二手房数据也反映出来:2020年1月份,多地出现二手房零成交,整体二手房成交量下跌38%。而这个38%的跌幅,其实主要来自1月的下半个月。因为上半个月,中介门店还是开门营业的。所以,2月份的数据,显然会更难看。
今天,笔者浏览了国内一些连锁性二手房网站。当我输入“降价”“急售”这样的一些关键词时,跳出的降价房源,委实有点多。
以北京为例,单一个网站近期即有23页降价房源,约有1000多套(部分有重复)
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我们发现,二手房市场,确实冷淡得有点夸张。总价低的降价10-20万,这类房源最多。其次是总价中等的降价30-50万,总价高的降价100万以上也是大有所在。我看到的最大一套降价2000万,虽然总价依然高达近6500万,但算下降价幅度已经高达22%。
这,还未到蝴蝶效应的衰减期。从1月中旬到现在,仅仅一个半月而已。二手房市场依然低迷,出手人依然有限。若有价无市持续蔓延,若一手房市场持续抽血,二手房业主选择继续降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次全国楼市的停摆,更多是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虽然市场经济必须接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虽然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各地房价已经被摁住过快上涨的趋势,但笔者预计这次事件后,楼市确实会有局部反弹的可能,尤其是库存量偏少、潜在需求依然旺盛的城市。所以,有计划买房的人,确实需要买房的刚需,这段时间可以看看,慎重看了再做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