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现代山水三大艺术派别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14 3:34:06 | 【字体:小 大】 |
小说原创网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到“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再到以清初四王摹古画风为正统,在历史长河中依自有规律发展、演变。晚清以来,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山水余脉渐趋衰落,毫无生气。与此同时,随列强一并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美术的格局。自此,山水画开始了多样并存的历程,大致形成了传统、传统出新、中西融合几种类型。
北京是清朝政治、文化中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被认为是传统绘画的大本营,以20世纪初期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成员为代表。与北京遥相呼应的上海虽以花鸟画引领时流,亦不乏坚守传统的山水画家,以“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为翘楚。
游离于正统之外的四僧,以其鲜明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20世纪初期受到了空前的推崇,几至“家家石涛,人人八大”,对近代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是其中杰出代表。张大千是一个天赋高且极勤奋的艺术家,他诸体皆擅,工写兼能。早年拜曾熙、李瑞清为师,且受李瑞清影响对石涛、八大情有独钟,并以临仿石涛引起画坛关注。1941年赴敦煌临摹壁画两年余,画风大进,一改早期清新淡雅的设色而为富丽堂皇,以20世纪40年代精力与视力最好的时期绘制的一批精彩的青绿山水为人称道。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绘画如何表现现实生活、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成为艺术家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涌现出一批走出书斋,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的优秀画家群体。如以黎雄才、关山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对建设图景的描绘;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对西北山水的描绘;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对山河新貌以及革命圣地的描绘;李可染、张仃到江南写生,董寿平赴黄山写生等等,尤以李可染的成就最为突出。
对传统深有研究,集古今大成,成就山水画新高峰的首推黄宾虹。他是近代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放眼世界又坚守民族精神的学者型画家。黄宾虹将笔墨视为浑厚华滋美学的根基,有“五笔”、“七墨”说,尤其晚年渴笔焦墨与积墨、宿墨、渍墨的运用,使中国笔墨之美达到了新高度。
20世纪山水画除“传统出新”外,在“融合中西”方面亦取得新发展。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念的倡导者、开拓者和代表人物。他注重现代造型观念和色彩表现的引入,作品色彩浓烈,基调深沉,极具视觉张力,被称为“融合中西的彩墨抒情型”。吴冠中在传统的写意山水画中加入了西方油画的形式和技巧,在点线面与丰富的色彩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刘海粟、朱屺瞻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结合中国水墨浅绛、泼墨等传统技法,融会贯通的笔墨性表达。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