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艺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17 8:06:13 | 【字体:小 大】 |
玛伊莲奴新华社北京一月二十八日讯(记者秦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同一百三十六个国家有了文化交往。与九十个国家签订了一百零四个文化协定,内容包括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图书、广播、文物、考古、宗教、园林等各个方面。
如今,我国已经不只是依靠自己传统和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来引起世界的注意,就是在被西方认为属于他们传统之内的西洋乐器、声乐、芭蕾舞等方面也已逐步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仅从一九八零年以来,我国就有五十八人次在二十六次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其中有九人获得首奖。我国声乐演员梁宁、迪里拜尔和傅海静在一九八四年的芬兰第一届玛扎姆·海伦国际声乐比赛中分别获得女声组第一、二名和男声组第三名。芬兰报纸评论:“西方声乐艺术之花在中国不只得到生存,而且放出了夺目的异彩”。
我国电影也成为近年来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互办电影周、互派代表团及建立影片输出入关系外,我国参加了二百四十余届国际电影节,《泉水叮咚》、《城南旧事》、《一盘没下完的棋》和《没有航标的河流》等七十余部影片获奖。我国还同不少国家合作拍摄影片,同意大利合拍的大型彩色系列故事片《马可·波罗》等轰动世界影坛。话剧《茶馆》也异军突起,风靡日本和欧洲。
我国还先后举办过两次国际摄影展览,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送作品参加。我国一九八二年送往法国参加“第三届国际摄影展览”的图片,观众就达三万人次,法国几十家报纸和电视台均予报道。我国于同年送往巴黎参加春季沙龙的美术作品,被誉为“真正的东方艺术”。
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也日趋多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艺术样式被更加全面地介绍给世界。除传统的京剧、杂技、不偶、歌舞和民族音乐外,还增加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越剧、潮剧、汉剧、粤剧、芗剧、琼剧、黄梅戏、花鼓戏等地方戏曲。在举办艺术品展览方面,有绚丽多彩的图画、版画、水彩画、漆画、雕塑、陶瓷、出土文物、工艺美术、摄影、刺绣、剪纸以及面塑、泥塑等。世界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我国的京剧。杂技艺术也成为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从一九八零年至今,我国杂技艺术家已在六次重大的国际比赛中获十二个奖。继一九八二年在巴黎“明日”国际杂技比赛中获得五块金牌中的三块和摩纳哥国际杂技比赛中获首奖——“金小丑”奖后,一九八四年,他们又在这两个比赛中分别获得首奖。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