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创业合作伙伴(记者 任会)“如果你是现在的蚂蚁,你会怎么办呢?”穿着黑色T恤、白底黑花裙的杨老师指着屏幕上一块大大的西瓜问教室里的小朋友。
位于花衬衣小男孩旁的格子衬衣小男孩不甘示弱,也高高举起了手,“用一个车子拉走。”
早上9点半,一节名叫《蚂蚁与西瓜》的绘本课在彭水第二小学一间教室上演,上课的小朋友年龄1-4岁不等,最小的孩子一岁零十个月,最大的四岁。
然而,给这群年龄段孩子上课的并不是幼儿园教师,出现在彭水二小周末绘本课堂里的老师可是各种专业的都有。今天上课的杨老师就是一位有着十年教龄的小学英语老师。
10点半,13个小朋友结束搬运西瓜的游戏,各自抱着一个西瓜气球跟着自己的父母走出了教室。
11点,一节《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的绘本课在阶梯教室拉开序幕,这节课的小朋友年龄在4-6岁之间,因年龄稍大一些,明显比上节课的小朋友有课堂规则意识。上课的罗老师经验也很丰富,首先就和小朋友来了一个约定,“哈喽”对“嗨”,几次练习后,场面慢慢安静了下来。
屏幕上的书页翻到了小猫和猫爸爸在屋内安静工作的画面,老师问:“小猫干嘛?”
听见一个个词语从绘本里走出来,变成了小朋友自己的语言,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故事一讲完,小朋友们立即蹲下,变身为书写自己故事的作家、画家,一张白纸,留下了最喜欢和爸爸做的事。
“我最喜欢和爸爸、哥哥去游泳”“我最喜欢爸爸拉小提琴给我听”“我最喜欢爸爸和我打乒乓球”……
这个由彭水二小教师发起的绘本阅读共读课,上课时间在周末,上课教师由参与共读小朋友的父母轮流担任。目前,绘本阅读班级有三个,每个班有具体的负责人、班名和统一的服装,2-4岁低龄班叫“小蜗牛班”;4-6岁的班有两个,一个叫“怡阅花开”,另一个叫“悦读悦好”。
“学校领导看到我班学生因阅读带来的改变,希望更多班级的学生也能受益。于是,我建议先把有学前娃的教师带动起来,让这些老师陪着自家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在阅读中成长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相信有一天,老师们会把阅读这件事在自己班级播种,在此基础之上,老师会更有信心把阅读这件事在自己班级和家长们联合开展起来……”彭水第二小学校教师王小霞表示,发起“绘育团”的初衷就是“小手拉大手,大手暖小手”。
小朋友在“绘育团”的成长,老师们如数家珍,有小朋友第一节课赖在家长怀里,几堂课下来,已经能落落大方表演;有很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小朋友,几节课后,周周都嚷着要来……
除了每周上绘本课外,三个班还建立了微信群,“绘育团”的家长教师每天都把给孩子读绘本的照片、视频发到群里,接受大家监督,偶尔大人想偷懒,孩子可不同意,睡觉前都会要求爸妈“读本书吧”。
读书会有智慧,更有温度,这是“绘育团”开展数期活动后的团队共识。为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调动孩子感受生活的情趣,“绘育团”开展了“亲子表演”“亲子游戏”“共享蛋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愉悦了孩子,也增进家长间的交流,大家的心更齐、更紧。
“小朋友在绘本教育活动里丰富知识、习得语言、学会交往、树立信心、养成好习惯……”王小霞说,以有真实参与的绘本故事养育孩子,以有殷殷情意投注的阅读教育唤醒成人童心,希望可以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开放共享学习和阅读资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家长和社会主动参与的全民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