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赖父子6次写保证书还钱仍拖欠 法官强制腾房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15 11:07:23 | 【字体:小 大】 |
里约奥运似大冒险向银行贷款不还,法官前来执行,父子俩相互配合先后6次向法院写下还款保证书。这样的忽悠方式能逃避一时,但最终还是逃不了强制执行的命运。而在五华法院的众多强制执行案件中,“”似乎成了老赖们的“标配”。昨日,法官在对被执行人胡某家进行依法腾房时,又搜出两把。
2011年11月1日,被告胡某一家用昆明市北市区上林宽境花园的一套房屋作抵押,向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贷款70多万元。贷款到期后胡某却一分钱不还。银行向五华法院提起诉讼。2014年12月,五华法院一审判决胡某一家依法归还借款,本息共计74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胡某依然不愿还款。2015年4月8日,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今胡×承诺2015年9月16日还款不低于30万元,剩下的贷款10月10日再还30万元,2015年10月31日前全部还完。如承诺不兑现,我及我家人自行腾房,再不拖延银行再不拖累法院。”这是2015年8月31日法官来强制执行时,胡某亲笔写下的还款承诺书。
然而,对于胡某来说,这样的承诺书无非是缓兵之计。在执行法官的卷宗里,晚报记者发现,昨日强制腾房前,胡某一家已向法院写下6份类似的承诺书和保证书。
“胡某写的保证书到期了,其儿子又向法院写下保证书,可到头来一份保证书也兑现不了。”执行法官张帅克说,今年4月21日,他们向胡某下发了强制腾房通知书,而胡某最后一份保证书是今年9月19日递交的。张帅克说,由于被执行人年纪大,家庭又遇变故,鉴于被执行人家庭情况特殊,法院已宽容多次。但被执行人不知感恩,反而父子俩相互配合,向法院频频写下还款保证书忽悠法官。
家里藏了两把仿线月是五华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攻坚月。五华法院执行局局长马正功介绍,截至10月30日,该院共计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609件,相比去年同期的2938件提高了90.91%,截至昨日执结2193件,执行到位标的15.67亿元。今年以来,该院共拘留24人,强制腾房135套。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