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英谢天笑“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一定是方法错了。 要管好孩子,先得管好自己。”
父母与孩子相处更是如此,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在他们面前肆无忌惮的说话。
爸爸胡子拉碴,不顾形象,偶尔还能闻到一股子汗臭味; 妈妈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穿着睡衣和拖鞋就去接孩子; 一回到家,鞋子乱放,袜子乱扔,整个家里一片乱糟糟的......
孩子刚会说话,他便让孩子跟着自己,学一些基本的礼节性用语:“爷爷好、奶奶好、叔叔再见、阿姨再见......”
孩子3岁左右,他会给孩子们示范待客之道,给客人拿椅子,请客人坐下,准备水果点心等等。
李玫瑾教授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提到:孩子的问题,多是由身边的大人造就的。
意思是,如果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是善良的、正派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会向善向上。
白岩松在采访中说,自己家住在顶楼,每天晚上坐电梯之后,他都会摁下“1层”。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事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很多父母总忍不住为孩子担忧,怕他成绩不好,怕他落后于人,所以拼命拽着他往前跑。
孩子只不过一次考试没考好,就急的睡不着觉,觉得未来孩子的一辈子恐怕全完了。
孩子A比孩子B多练习了7周,训练时间也是B的三倍,可当到了第56周时,两个孩子爬楼梯的水平,竟然惊人的一致。
其实,等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就会发现,以前焦虑的种种问题,其实完全是没必要的内耗。
收起担心,放下焦虑,稳住心态,怀揣着信任和期待养孩子,他们会比我们以为的更强大更出色。
每次我在写作业,父母就在旁边玩手机。 天天回家说自己有多累,抱着手机就不肯撒手,怎么还好意思骂我?
为人父母最忌讳的,就是用喋喋不休的说教逼迫孩子,却用松松垮垮的懈怠放纵自己。
他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吓得不敢动弹。母亲闻声而至,却没有发火和指责,反而宽慰孩子,让他可以尽情地玩地上的牛奶。
第一个女孩叫马百娟,来自甘肃大山深处。她喜欢读书,想要通过学习来改变眼前的困境。
可父亲却觉得,上学出来还是要打工,那为什么要上学?尤其是女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
因为吃过没文化的苦,父母倾尽所有也要供他上学。哪怕父亲后来去世了,母亲依旧用一人之力供他读书。
如果你的眼里,只能看到一个世俗、渺小的世界,那么孩子的发展空间也会很小,你的短视会成为困住孩子的枷锁。
本文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