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理论一般都是“可证伪、且未被证伪”的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9 14:02:21 | 【字体:小 大】 |
鸡眼寒气罗素在做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演讲时,一位老妇人站起来说:“你讲的都是蠢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的一块平板。”罗素微微一笑,问道:“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真是聪明啊,”老妇人说,“我来告诉你吧,这乌龟还是站在一只乌龟上面,这是一只驮着一只,无限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可证伪的才是科学,不可证伪的不是科学;不可证伪就是说,在人类认知体系下,永远不可能证伪。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人类目前的认知体系下,不可证伪,也不可证实;但是若真有“上帝之 眼”,就可证伪和证实。
然而逼近并不意味着和真理的距离越来越近,因为真理也是变化的,真理也在运动。
1,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学家欧多克斯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地心说”
1929年,埃德温哈勃总结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而近处的星系正在向我们靠近。换言之,宇宙正在不断膨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