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幻作品入编语文教材 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0 8:12:23 | 【字体:小 大】 |
联想a750游戏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其中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入选高中阶段文学书目,同时进入书单的科幻作品还有小学阶段张之路《非法智慧》和初中阶段推荐的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其实,科幻题材进入教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翻看七年级的教材,阅读科普科学家《邓稼先》,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自主阅读推荐阿西莫夫的《基地》。六年级的教材,要求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阅读阿西莫夫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等等。
就连高考也经常出现“科幻的身影”。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畅想2049年的中古”;2018年,高考全国III卷,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同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2019年语文全国I卷,阅读理解考查鲁迅前期的作品《故事新编》等。
读到这里,大家都知道科幻不光进教材了,还进入了最关键的高考,想象力正成为教育的热点,既然教育部都提倡广大青少年广泛阅读科幻作品,还有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那就不得不说了,他就是由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牵头编制的《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
激发孩子永恒追问的好奇心一方面可以利用科幻的文学形式,帮助孩子建立起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强烈动机;另一方面利用科幻 “想象和创造”的天然属性,强化孩子更多神经通路。 为长久的学习能力“保鲜”,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学作品,带给孩子心理的影响以及思维的培养都是不一样的。科幻作品中丰富的科学想象以及强大的逻辑性对青少年的眼界和思维宽度与深度乃至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都会大大拓宽。由此,科幻在当今青少年基础教育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视,国家对于想象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视与培养,可以贯穿儿童学习整个学习生涯。根据十九大精神,留住孩子的想象力,就留住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创新、创造力的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当今形势下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读是积累,写是创作,创作科幻也成为当代青少年感受科学与科幻的乐趣的途径。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科学素养、想象力、创造力与写作能力的平台,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正火热进行中,今年初赛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参与面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大赛自创办以来,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旨在为科普科幻领域工作者和热爱科普科幻的同学提供一个专业性的学习交流平台,也为全国中学生提供同台竞技、交流、学习的机会。大赛获奖作品更是有机会参与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科幻优秀作品集《等你,在未来》中,有机会刊登到国家级刊物《科普时报》、《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科学故事会》杂志上。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