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紫芯:我眼中的科技改变世界之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27 17:07:38 | 【字体:小 大】 |
巨龙所知道的科技有科技的百般探索,青年便有青年人的热血与执著,在破除科技迷雾之后,开拓科技范式当前,必将与科技偕行,直捣长龙,恣意挥洒汗马青春!
从刀耕火种一路走来,高楼大厦平地起人类已经从昔日的“车、马、邮件都很慢”变成了随时都可以去“东京和巴黎”,科技无疑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在科技中占领了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科技兴之,则国必兴也。
观今日之中国,“科教兴国”的口号始终回响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科技强国,是不灭的真理。近代的中国,在科技创新上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突破。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康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庚子鼠年伊始,全球陷入疫情危机,而中国仅用了区区几个月便成功走出困境,不再是疫情重灾区,这样的速度让世界膛目结舌,也让世界卫生组织感叹“绝无仅有”,而中国抗疫能力之强的原因,除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以外,还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到,Al测温仪的使用,使发热患者的辨认更加精确,也使发热患者难逃法眼,无人机配上机器人,可以减轻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也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科技的进步,使抗疫工作不再那么艰辛,使医患更加紧密,使疫情不再严峻!
今日科技之进步,得益于那些甘于奉献久久为功的前辈们,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视为己任,就像于敏先生那声豪壮的“愿将生献宏谋“的铮铮誓言,就像袁隆平先生那个真挚的“希望让天下人摆脱饥饿”的不懈追求……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所以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抓住机会,搭乘信息时代的末班车,成为了世界新格局的领头人,不仅引领科技潮流,也引领着世界潮流。现在,中国成功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的国家;港珠澳大桥投入使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600成功水上飞行;蛟龙号潜水艇成功下潜7000多米……不仅如此,我们的导航系统,早早地让我们脱离了对GPS的依赖,中国天眼,让我们对神秘宇宙的了解更深一层……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而面对当今日益紧张的全球局势,我们更要在科技上当领头雁,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科技强国,吾辈担当。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肩负使命,牢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祖国需要之时挺身而出,为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