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快乐时光当时我在广州下面的一个市——增城市做。增城市的荔枝和龙眼是非常有名的,也是有名的洗脚城,服务业非常发达。
当时增城市新塘镇的一个楼盘均价7000多,整个新塘除了碧桂园的房子均价近万,其余都7000多。
当时我们公司在增城有三个楼盘,除了我在做的那个还有一个高端楼盘,当时卖接近8000。
2011年年底,国家来了一个神经病式的调控,这次调控对整个房价打击非常大,效果都接近2008年了。当时我们公司在增城的3个楼盘一周内几乎没卖一套房,资金链接近断裂,疯狂降价,疯狂裁员,我当时就是惨被裁员的那个。
市场看衰房价的多的去了,专家啊,市民啊,从业人员啊,都以为要降了,要降了。
长沙的GDp7000多亿,全年消费总额全国排名前五,长沙收入比较高,发展潜力很大。
刚去长沙就接触到了一个变态项目,传说中的五星级酒店公寓,返租模式,住宅性质,却是商业用途。当时卖到了15000每平米,业界称之为,卖到了长沙十年后的价格。
为了规避限购政策,我们售楼部堆满了各种伪造章,办了不知多少对夫妇离婚。那个楼盘有400多套房,办了200多对夫妇的离婚,好玩吧,上有限购政策,下有应付对策。
在岳麓区好多地方甚至5000多,岳麓山下许多楼盘6000多,湖南中医药大学那边稍微偏点的5000多,品牌更方面差一点的甚至4字头。但岳麓区阳光100和中海国际那里就贵了很多,8000多吧。
我一年间看到了太多房价扭曲式增长,这种扭曲,一方面是因为长沙房价的确不高,另一方面因为长沙的刚需绝不占少数。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长沙房市缺乏监管,而且也不可能监管。
当知名度提升,口碑传播开来之后,以后每次开盘,策划及销售经理那边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提价,正规的公司甚至会有每次提价比率多少的一个成文规定。
政府开心死了,因为开发商一热销,旁边的地块就被炒起立了,再拿地绝对不会是原来价了。
房价一步步涨,政府、企业、买房人,他们是利益捆绑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我在一年内,看到长沙中海国际社区从首次开盘6字头,到年底就涨到了8字头。
中海国际涨了这么多,离它不远的楼盘,中建麓山和苑却并没有涨多少,半年左右时间500都没有涨上去吧。因为地段、配套、区域等都决定了它和中海不是一个档次。
1、 搬政府,从老城区搬出去,造一个新政府。然后许多开发商就会跟进,中国是个官本位国家,政府在哪里,配套在哪里,发展在哪里。
2、 建地铁,一个楼盘一有建地铁的规划就开涨,地铁开通,再涨一笔,开通一段时间后继续涨一笔。全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4、 建大公园,搞景观,许多楼盘会跟进,搞一些高绿化,舒适度高的楼盘,打环境牌。
5、 高铁。这个现在越来越体现出影响城市的能力,长沙高铁开通后,雨花区房价飙成啥样了,长沙高铁站多偏远,现在如火如荼。高铁一方面意味着与外界联系紧密起 来,瞬间接驳,同时与城市联系也紧密起来,因为政府会为高铁配套十来条通达全城的公交线。交通便利了,房价能不上去吗?
2、是自己线、也许在某些方面了解不全面,甚至很片面,但我并不是传说中的“砖家”,怎么可能很全面,很科学?
4、我对房价升还是降不持态度,因为我说过,中国房价要具体到一城一区域,中国太大,你不知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