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剑道txt下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老师,曾经用50字评价郭德纲:“他的那些庸俗的东西,低级的东西,赶紧要把它扬弃。艺术殿堂里很难有他的身影,我觉得他很难能够攀登艺术上那个高峰。”
后来,斥资1亿建立“笑剧场”,几年过去了,不见开业的消息,会不会赔的血本无归?
某个综艺节目里,陈佩斯感恩姜昆,说了好多他们以前的事儿,姜昆对陈朱二人可谓是推心置腹!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
这是百度百科的一段介绍,个人认为“流行于京津冀”、说普通话、互联网三者是让相声存活至今的核心要素。
至于大师,长治30多种曲艺,每一门都至少有一个“大师”,用郭德纲说过一句话:“只要你活得久,你就是艺术家”。
这个话里,”活得久“可以理解为自然寿命,更可以理解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寿命“。
即可以理解为对某些“老艺术家”们无情的嘲讽,也可以理解为地方曲艺三五个传承人“矮子里边拔大个”的现状。
郭德纲本人,算是一个猛人了,在相声行业里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都担得起,甚至说恩同再造也不过分。
不是相声成就了郭德纲,是郭德纲给相声续命几十年。没有郭德纲这个异数,相声早就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郭德纲在相声里说”同行是冤家“、”同行搬着小板凳坐台下小本记着去举报“之类的话,我压根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相声门,真有那么多同行,如此认真记录、较真举报,那简直就是相声繁荣昌盛的盛景了。
大概率,名家子弟都开始不是养大象就是演小品,跑的只剩下三五个老弱残兵,主业推车卖切糕闲时茶馆说个相声还是不卖票的那种,相对好点的拿个一两千块钱的退休金。
某天领导出于宣传,找几个健在的老哥几个各自发一个”老艺术家“的名号,菜市场裁缝店做一袭的长衫,录点视频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没得利的,跳出来说我是名家子弟,他是半路出家。说到底多大仇怨?就那一张证书、几段视频的事情。
两人对相声的未来看法不会有太大分歧,只是说要不要给这门艺术打一针强心剂看法不同。
结果,郭选择逆天而行,姜选择顺势而为。即便是有如日中天的”德云社“扛旗,德云社网传的演员400多人,加上工作人员1000人左右。
这样的情况下,说姜对郭怎样怎样,够得着么?这时候所谓”容不下“大概率就是任其自生自灭、发文规范演出行为这样式的哀怨。
小品这种艺术,受众、语言、传播渠道三大核心要素一个不缺,压根不需要郭德纲这样式的狠人,上限高且下限不低。
既不需要磕头拜师也不需要三节两寿,舞美、服装、道具、音效、灯光等等周边岗位带动力和相声不在同一个层次。
郭德纲的意思”俗才有人看、有钱赚,雅就是俗俗就是雅“,大原则上是绝对真理,但是具体到”于谦儿子郭小宝“等烂俗的梗上边就有点拿着无聊当有趣。
曲协要是这都不管,就别扯行业自律了。极端的说,某些东洋特产更俗看的人更多、更有钱赚,但组织大规模演出卖票、互动可以么?
德云社作为一个演艺团体,大概率能给一众弟子徒孙提供饭辙的,但是相声门指望再出一个郭德纲,想都不要想了。
在南方建剧场,更有它的意义。今后就有南北相声共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