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草作品集那时我对国家大事特别感兴趣,室友们在瞎聊国内外形势时,我总要插上几句,而且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够发光发热,报效祖国。
这两本厚书啃完后,我好像不再惧怕英文书籍,而且发现学点英语还是好处的,也不再那么讨厌英语了。开始对英语有了一些兴趣。
对我自身来说,如果不是经历四六级、考研、考博、雅思、托福这样的考试,我已经看不下去专业性很强的英语学习书籍。
我喜欢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圈定在一个游泳池,一招一式去练习,而是喜欢拿个救生圈扑到大海里,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到一个个小岛上探索自己喜欢的东西。
就如,《经济学人》里的文章太长,而我们这帮打工人,疲于工作,精力有限。那么,我每天早晨就翻看“经济学人浓缩咖啡”,再找其中一篇短文(一般200字左右)精翻。
只要敢于跳入英文知识的海洋,各类资源你均可以便捷获得,全球先进科研动态你都可以提前获知。
比如,《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的官方中文版,出版时间会比英文原版晚一个月。
在这个针对新冠病毒谣言满天飞的时代,多看前沿报道,少看抖音推送,能让自己更为理性。
这样考虑之后,我发现能推荐的书单已寥寥无几,仅需要提供游泳时的救生圈和泳镜即可。
我们学生时代拥有过各类词典:考各类考试用的高频词典,牛津柯林斯专业词典等等。
咱们经过多年英语教育的洗礼,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翻看词典,理解释义是比较快的。
你随手拿一本《新华字典》,看里面的汉字,也有非常多不熟悉,但你不会有太大的陌生感,而是有一种“哦,这个汉字还有这意思”的感觉。
咱们把《新华字典》翻一遍之后,很多陌生字虽然记不住,但你脑海中已有了影响。虽然这个字你还是不会写,但你再看这个字时,已不陌生了。
比如“刘畊宏女孩”的“畊”字,有人读“tian”,有人读“jing”,好像都不影响表达和理解。
其实这个字读“gēng”,“耕”的异体字,意思是“用犁把土翻松”或“比喻从事某种劳动”。
你将来再见这个字时,可能读音忘了,写法也忘了,但你仍会大致记得,这个字的意思好像是指“要干什么事情”。
里面的词,你可能会读错,也不会写,但你可以明白这个词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就已足矣。
如此循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通过多轮学习,掌握一些常见时事文章的词汇。
词典内容很枯燥,读完它需要依靠激情和毅力,所以在激情尚能保持的10天内无论如何过一遍,这时你会有成就感,“哇,这么厚的词典也被我啃完了。”
而后,面对这本词典,你不会再有压力,因为你已经虐它两遍。然后我们再用10天左右时间虐它第三四遍。
据说,英语语法书界有两种书:旋元佑语法书 & 其他语法书。当然,这句话有过誉之嫌。
此书确实值得一看。它能让我们用一个新的思维搞懂英语语法,看完将会惊叹里面对于英语语法讲解之透彻简洁,相信你会收益颇丰。
这本书,有些大学是作为教材使用的。书里苦口婆心地把读外刊的态度、方法、工具、经验、知识都已表述清楚。
前辈已经把心血集结成书,读这样的书本身就是学习的捷径,若是能耐下心来读进去,一定大有裨益。
能说服人的,从来都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教人成长的,从来也不是书籍,而是经历。
请在“考研英语笔记”或“王不留”公众号的后台回复:“报刊工具”,获得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