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吃什么赵保林,男,汉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
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油画》、《新华文摘》、《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国家级权威期刊以及《高等美术院校优秀素描作品集》、《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绘画作品集》、《中国中青年优秀美术设计作品集》、《天水日报》、《天水晚报》、《郑州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和作品百余篇幅,出版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体育宣传画《腾飞吧》,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艺术审美的自觉》专著一部。
作品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07年获甘肃省美术作品晋京展最高艺术创作奖,2008年获甘肃省首届美术金驼奖,2009年获中国国家画院在京院校美术作品展二等奖,甘肃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大展二等奖,天水市第四、五届青年美展一等奖;
作品《晨曦》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陇原英烈―王孝锡》被天水市博物馆收藏,《包谷地》被金昌市美术馆收藏,《戎马生涯》被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永久收藏。
科研成果获教育部全国第一届高校艺术展演论文三等奖, 2014年获甘肃省高校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天水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15、2016年获天水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合作完成省部级、地厅级各类项目十余项,获天水师范学院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秋天时节我随段正渠教授驱车到位于陕北榆林市东北角的麻黄梁陕北信天游采风基地,离这里不远就有一段古代长城遗址,古长城很不起眼,好象是一排很矮很低的土墩,下面还有几孔窑洞,一开始还真没发现是长城。往上再走,位于高处极目远眺,天边便是绵延的土塬,云层涌动,重山叠嶂,气势恢弘,陕北高原的壮美尽收眼底。这里地势高,空气极其清爽,不免使人心思神往。
初到陕北,天连着下雨,不过要比前几天来说小了很多,这种阴雨天是北方秋季的一大特点,要是下起来会没完没了,到处湿漉漉的,想要找块干燥的地方都不容易。
陕北是块到处都充盈着淳朴与神奇的土地,三十年前段老师就来到这里,亲身感悟了她的雄宏与博大,后来他又数度深入陕北老区,挖掘汲取这里浓郁的民风与地域文化,创作了大批震撼人心的油画作品,既而确立了他在中国当代画坛鲜明的表现主义风貌。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先生曾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在当代中国绘画中,段正渠先生是无可替代的,这样说是由于他所表达的人文精神,他所显示出的艺术气质的独一无二……”的确,段正渠非同寻常的表现性绘画,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人文精神与西方油画材质的融汇结合。
特想说的就是画画是个苦差事,每个人都要投入很多精力,要画出成千上万张的习作,就这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段老师常说:“现在画画人的很多,真正画出来的没几个”,是这样,画画不仅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心,还需要心灵的释放,精神的腾升,不然费多少力气恐都无济于事。
当然画画也需要细心去感悟生活。一是画面看上去经过了认真的组织和处理,二是时间要抓得非常紧,这与段老师的影响分不开,段老师画画很快,他始终强调,现在画画决不能和过去一样,要强迫自己拓宽思路,多尝试各种表现方法,加进个人感受,把看到的景象经过自己改造,主观能动地表达在画面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艺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