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暌违的小说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不仅是位成功的商人,为家族兴旺打下财富基础,而且,作为父亲,他把自己多年来感悟的人生经验和创造财富的谋略,通过书信的形式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及后辈。
“伟大人物所达到和保持的高度,并非是心血来潮一蹴而就,而是在晚上当同伴都入睡的时候,他们正努力向上攀。“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我们能多去读一些如此伟大的书籍,那我们就像多活了几个人生。”
这位父亲,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著名的“石油大王”,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
而洛克菲勒家族为什么能延绵6代,一直兴旺至今?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书信中就充分体现出来,即他们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如何做人、做事及如何获得财富。
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信》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从这些信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期望,现在读起来,仍具有很积极的教育意义。
在这些信里,老洛克菲勒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教导儿子做人要具备这三个重要品德,它对一个人取得成功,有非常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担心,孩子依靠家族的财富而成为无能者,所以,洛克菲勒在第一封信里就告诫儿子:人的一生要靠自己,要靠自己去生活。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孩子是否具有靠自己活着的能力,是他将来进入社会,是否成功立足于社会,能否很好地生活,所具备的最根本的基础。
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突然哭了起来。老师问他哭的原因,孩子拿着一个鸡蛋,哭泣着说:“今天的鸡蛋太硬了,没法吃。”原来,以前孩子带的鸡蛋都是妈妈已经剥好壳的,而这次妈妈忘了,没有帮他剥壳,孩子拿着这个没剥壳的鸡蛋,竟然不知道怎么吃。
很多父母习惯于处处包办孩子,把孩子养成了只能依靠父母或他人的人,试想一下,一个从小总是习惯于依靠他人的孩子,连自己最简单的生活都应付不了,将来进入社会·,面对复杂的生活和工作,还怎么谈发展?
要知道,进入社会,孩子会遭遇到远比学校、家庭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或面对他无法预料的难题与处境。这时,孩子只有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才能继续前进。
“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
因为,小狮子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一步步拼命地爬起来的过程中,它才会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一头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爱孩子,就要为他将来着想,为了他将来生活、工作得更好。所以,父母要敢于对孩子放手,培养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
人们只看到我财源滚滚,却看不到我为得到财富所付出的勤奋。儿子要记住:机会只留给勤奋的人!
洛克菲勒告诉儿子,从他年少的时候,他就笃信一条成功法则: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于勤奋的思考与勤奋的行动,实现财富梦想也依然如此。
他提醒儿子:自己财富的获得,就是来自于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自己更加勤奋,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取得成功,去创造更多财富。
的确,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勤奋永远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一个孩子如果具备了勤奋这种品质,那么他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何让孩子变得勤奋起来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养成勤奋的品格上父母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父母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勤奋刻苦,往往会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孩子,使孩子慢慢变得勤奋。
父母还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懂得自我约束,同时帮助他树立“想要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信心。
洛克菲勒在第23封信里对儿子说道:与人合作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是跑在竞争者前面的最好方法。
整封信里洛克菲勒先生都在谈论合作。他是想告诉儿子,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合作;学会利用合作,在合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时代发展到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要想在这些竞争取胜靠个人的单枪作战是不可能的,因此,团队合作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永远和团队抱成团儿的人,一定会闯出自己的新天地。
正如IBM所说:“团队精神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团队精神不行,IBM公司也不会要这样的人。”
沟通大师吉拉德说:“当你认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样重要时,才会出现融洽的气氛。”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和赞赏,就会报以合作的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时,要理解他人,充分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学会替别人考虑。
这种建立在换位思考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能够很好地促进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一度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家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作为父母,通过阅读,也许从中可以得到教育孩子的启迪,以便更好地教育好孩子。而孩子阅读,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智慧,让孩子获得更好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