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具利润“山水”是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一个独特概念,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山水诗和山水画,历代文人由自身的境遇与山水发生着特殊的文化关系,形诸笔楮,经典辈出。
在本场沙龙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吴为山,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吴冠中先生长子吴可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共同就吴冠中的美育人生展开探讨。
在本场沙龙中,法国赛纽奇亚洲艺术馆馆长Eric Lefebvre(易凯),中国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研究员、策展人蔡珩共同就吴冠中先生在海外的艺术历程、对美育的重视及留下的精神遗产等话题展开探讨。
在本场沙龙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徐一鸿(A.Zee),法兰西研究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高立昂,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楼宇庆,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共同就全球青少年的美育、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等话题开探讨。
100多年前,中国的有志青年们开始陆续登上波尔多斯号邮轮,历时一个多月的航行,来到他们法兰西,开启了学习现代艺术的历程。这些先驱者们改变了中国美术的面貌,影响至今。
在当代艺术的诸多门类中,新媒体艺术逐渐凸显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艺术家们应该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精神特质和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又该如何利用东方深厚悠久文化的优势呢?
在当代艺术的诸多门类中,新媒体艺术逐渐凸显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艺术家们应该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精神特质和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又该如何利用东方深厚悠久文化的优势呢?
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摄影迅速向大众化、跨媒介、跨领域发展,当摄影由之前需要大量的理论、技术、方法支撑转变为只需轻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的时候,摄影该如何发展?
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摄影迅速向大众化、跨媒介、跨领域发展,当摄影由之前需要大量的理论、技术、方法支撑转变为只需轻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的时候,摄影该如何发展?
袁运甫先生自1956年起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开始了长达50余年的教育生涯。对于艺术本质的坚守、对艺术风格的开放,对学生个性的宽容,成为他留给我们宝贵的艺术教育遗产。
袁运甫先生自1956年起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开始了长达50余年的教育生涯。对于艺术本质的坚守、对艺术风格的开放,对学生个性的宽容,成为他留给我们宝贵的艺术教育遗产。
袁运甫先生在1960—1970年代创作的水粉画,以其明亮鲜艳的色彩、纯熟高超的技巧和质朴乐观的情感,穿越时空的尘埃,引起观众的注意。这批画作对研究中国现代美术以及当下的美术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