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入门的单反相机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与您分享的文章是《中高考后的心理调适:送给考生及家长的小贴士》。
中高考后每个考生都在经历心理上的变化,特别是从中高考结束到被通知录取的这一段时间内,有的尽情放松和玩耍,有的深陷自责和迷茫,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怎样调节情绪,平稳度过考后这段时期呢?
以一颗平和的心来对待中高考结果与未来,对同学们更有帮助。因此,我们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小贴士,帮助同学们找到自我调适的方法。
中高考后前几天,考生们在经历了复习时的精神高度紧张后彻底放松下来。吃喝玩乐状态容易过度,颠倒生物钟,养成白天睡觉,晚上玩乐的习惯。这种突然改变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一些肠道反应和睡眠障碍问题,而这些状况又会相继影响心理状态。
1.规律作息。中高考后放松身心要适度,保持规律健康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切忌暴饮暴食。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中高考复习时以脑力劳动为主,考后可以增加一些体力活动。比如室内运动、户外锻炼,也能让大脑协调发展,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不同于上面提到的那些考生,还有一部分考生可能一时无法适应考试结束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缺失目标。
1.转变认知。考试不是目标,而是一种途径,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人生要经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不要将自己的目标放在考试上,而应该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上。这样的目标是长远又有意义的。当我们转变了认知,就能跳出以考试为目标的怪圈。
2.树立远大理想。当我们有了理想,就不会迷失自己。考生可以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如何达到自己的理想,对于树立长远有意义的目标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还有部分考生会出现焦虑情绪。人在处于未知情况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等待通知书这段时间里,同学们容易患得患失。
1.理性面对成绩。其实,成绩在我们停笔的那一刻就已然定格。现在的焦虑与担心对我们没有帮助。
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里,对于高考后的同学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确定方向,搜集院校信息。这是真诚面对自己、面对现实、理性取舍,深度与自己的未来链接的重要经历。
对于中考后的同学,可以制定自己的暑期计划。劳逸结合,积极归因,为自己的高中生涯做准备。
3. 转移自身注意力。将自身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想绘画就拿起画笔,爱阅读就捧起书本,想锻炼就付就付出行动。当我们尽情投入时,会有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
作为家长,首先应认识到,无论结果如何,每一个孩子都经过辛勤的努力,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试,此时需要回归家庭温暖的港湾,进行短暂的憩息,为下一段的人生储备能量,家长应多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抚慰。
对于处于焦虑、自责、伤心状态的孩子,您可以保持平静与孩子沟通:“如果你愿意,咱们找个时间一起聊聊吗?”引导孩子把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说一说,帮助孩子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与阅历,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梳理未来发展方向。生活有了方向感,人越不易迷失自我。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健康生活,踏实工作,一方面做学生人生的榜样,另一方面要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与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帮助学生做好新的人生规划,做好学生未来健康成长、科学发展的引路人。
中高考只是学生生涯的一个节点,不是终点。理性看待考试结果,科学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科学地做好人生规划并脚踏实地去践行。
不论结果是否如意,希望大家都有坦然面对成绩的勇气。不要把人生成败定义在一场考试的结果上。当我们把人生节点拉长,我们会发现人生有大大小小很多考试,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最后的终点,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