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伦为进一步强化居民个人健康责任,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贯穿于全生命周期,提高公众健康自主管理能力和水平,滨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编撰制作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18个类别共计107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滨州”微信公众号及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分次展示107个健康教育处方,供市民在日常健康管理和就诊时参考。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什么是房颤呢?简单地说,就是心房原本有规律、有秩序的跳动变成没有秩序、快速的跳动。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
房颤的临床表现多样。大多数患者有心悸、胸闷、疲乏、头晕、乏力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有些甚至在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1.卒中:房颤可以增加脑卒中风险。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房颤发生时,心房里面的血液流动就会减慢, 血流瘀滞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脑部,堵塞脑部血液循环,就会导致中风。
2.痴呆:增加痴呆风险。房颤患者的痴呆风险较常人增加2倍,包括血管性痴呆。
3.心力衰竭:心脏扩大与心力衰竭。房颤患者心力衰竭的几率是常人的3.4倍。
4.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患者产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降低运动耐量,承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
5.死亡:房颤患者的死亡率会急剧攀升。据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病死率约为健康人群的2倍。
房颤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外科手术等,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情程度及需求来选择。
主要是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房颤的血栓栓塞或卒中并发症。
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新发房颤或者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保证患者安全及能耐受的情况下,应尽量尝试使用药物或者电复律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控制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
抗凝治疗:有效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关键。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左心耳封堵治疗。
电复律:一般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及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或者不愿意使用药物复律的患者。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导管消融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根治房颤的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尤其是房颤病程早期,心脏结构尚正常,心房内病变较少,手术成功率高,且其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
外科迷宫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目前很少开展。
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为预防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对于服用抗凝药物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和不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及不愿意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医生会向患者建议做左心耳封堵手术。
控制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并且做到戒烟。有研究显示,正在吸烟人群患房颤的风险是从不吸烟人群的2倍。
饮酒也可以增加房颤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每天摄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颤风险就增加约8%。
限制或避免服用含有刺激性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 或者感冒的药物,因为这类药中可能含有刺激物,易促发不规则心律。服用这类药物前应当询问医生或仔细阅读说明书。
高血压患者使血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减少血压的波动。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控制饮食、药物等方法使血糖达标。冠心病患者要控制好血脂水平,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衰患者积极控制心衰。如果有严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需要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