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个诚信”唱响幸福中国好声音--评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16 19:39:24 | 【字体:小 大】 |
盘龙之戒中央文明委22日在京召开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公共秩序这三个重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据3月23日人民网)
习在《之江新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这启示我们,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诚信体系这道“防护网”和“安全盾”,才能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让群众衣食无忧,企业生产无障碍,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
“政务诚信”才能取信于民,提高号召力、战斗力。商鞅变法从“城南立木”开始,是树立政务诚信的典范;李克强总理“不放空炮”,既是为民宗旨和务实作风的集中体现,又是对一些人纸上谈兵、耍嘴皮子的告诫。“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言行一致、立说立行,实干、苦干、巧干才能创造新佳绩,取得新进步。
“商务诚信”才能树立品牌和信誉,提高“市场之手”的有效性。没有一家失德失信的企业能够长久,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永保富贵。损人必损己,害人必害己。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做人之根本,更是每一个市场主体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社会诚信”是和谐之本,也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源泉。流浪儿童管不管?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贫困病患进医院救不救?社会诚信度不仅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尺,更严重关切民生、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和失信惩戒力度还社会诚信清正本原。
“司法公信”是人民权益的根本保障和最后防线。如若司法公信的基石动摇,轻则损害群众的基本利益,重则动摇国本——民心。“司法公信是法治国家的脊梁”,思想观念上为民,在工作措施上便民,在实际效果上利民;同时严守平等公正准则,不让“老虎”“苍蝇”祸国殃民,永保公平正义,才能切实保障百姓权益安全、社会秩序安定井然,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和谐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
|
 栏目文章
|
|
|